粤开证券-【粤开宏观】“十五五”时期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改革方向
“精选摘要:动货币政策转型,更加重视实际利率,降低名义利率的同时更加推动实际利率下行。三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其一,进一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通过完善税制、增加转移支付、提高民生水平、鼓励公益慈善等方式,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包括改革和完善税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低收入。”
1. 摘要一、“十五五”时期的国内外形势“十五五”时期,全球经济运行逻辑将从效率转向安全,产生经济运行效率下降、利率水平处于高位、政府债务危机风险加大等三大经济后果。
2. 这种运行逻辑的变化对中国从供需两端产生重大冲击:从需求端看,全球经济下行叠加关税战冲击导致中国的外需下降,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从供给端看,供应链重构尤其是美对中国高科技产品限制出口,导致中国部分产业链短期供给受到冲击。
3. 从中国自身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供给短缺进入到需求不足阶段。
4. 需求不足仍是“十五五”期间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提振消费仍是“十五五”期间的重大课题。
5. 需求不足又主要源于二十年来长期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出口、房地产两大需求同时走弱,与此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对于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6. 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增速快,但占比依旧偏低。
7. 二、“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的挑战与机遇总体上看,“十五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换挡,有可能进入“4时代”,大概率在4.5%-5%的增长区间。
8. 经济增速要解决两个背离的问题:一是供需失衡导致物价下行,从而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
9. 二是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速,产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10. “十五五”期间,中国将面临外部贸易摩擦、内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地方财政债务问题等三大挑战,但同时也有非美战略联盟、构建统一大市场、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爆发等三大机遇。
11. 三、“十五五”时期规划和改革要注意的三个方面一是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包括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
12. 二是推动宏观调控体系转型。
13. 其一,总目标除了关注实际增速外要更加关注名义增速,要更加重视价格因素和预期的作用。
14. 其二,推动财政政策转型,从重视赤字率到更加重视支出增速。
15. 其三,推动货币政策转型,更加重视实际利率,降低名义利率的同时更加推动实际利率下行。
16. 三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17. 其一,进一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通过完善税制、增加转移支付、提高民生水平、鼓励公益慈善等方式,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18. 包括改革和完善税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逐步增加劳动者报酬、稳住楼市股市并鼓励分红、给失业大学生发放失业补贴、逐步提高育儿补贴力度等举措。
19. 其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稳定农民工预期,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
20. 其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短期解决财政紧平衡和债务问题,中长期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促进消费实现供需平衡的财税制度。
21. 其四,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22. 其五,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加大国资上缴财政的比例专项用于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划转国资充实社保,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23. 一方面,加大国资上缴财政的比重,增加的部分专项用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待遇,尤其是提高农民养老金领取待遇;另一方面,划转国有股权给社保基金,充实社保,增强战略储备。
24. 其六,大力发展文旅、医疗、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业,增加高质量服务供给。
25.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超预期,外部冲击超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