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镍深度报告~成本与产能视角下的长周期展望:潜龙蓄锐,待势乘时
“精选摘要:的高速发展打开了镍的第二增长曲线,起初“补能焦虑”使得三元电池大放异彩,倒逼冶炼端二元供需失衡走出镍价单边上涨行情,纯镍酸溶硫酸镍利润空间急剧收窄,红土镍矿湿法工艺应运而生,同时青山在2021年打通镍铁到高冰镍技术路径,为过剩镍铁找到新消费出路。此外,电积工艺产线于2023年起大规模投放,。”
1. 镍铁&不锈钢:情同手足,患难与共2006至2010年,不锈钢快速放量主导镍库存大量消化,起初NPI生产技术难以支持显著放量,镍由此表现出较大向上弹性,反造成不锈钢成本端高企。
2. 在原料紧缺和降本需求下,NPI于2010年起踏入不锈钢主要原料队列(2011年原料占比已达50%以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炼钢高炉冶炼红土镍矿生产NPI,供应周期转向快速放量,最终走成“供给增--价格跌”逻辑。
3. 中间品:技术突破,原料结构洗牌同镍铁&不锈钢类似,2020年左右,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打开了镍的第二增长曲线,起初“补能焦虑”使得三元电池大放异彩,倒逼冶炼端二元供需失衡走出镍价单边上涨行情,纯镍酸溶硫酸镍利润空间急剧收窄,红土镍矿湿法工艺应运而生,同时青山在2021年打通镍铁到高冰镍技术路径,为过剩镍铁找到新消费出路。
4. 此外,电积工艺产线于2023年起大规模投放,镍产业链进入全面供应过剩。
5. 产业链现状及长周期展望依照朱格拉周期的发展,镍铁走在周期前端,正面临存量高成本产能的出清;硫酸镍紧随其后,处于减产量阶段,国内开工已不足50%;而精炼镍相对靠后,仍面临头部低成本厂商扩产阶段,但部分外采原料的中小厂商已有较大成本压力而减产。
6. 总体来看,2017年起的新一轮行业周期或将在2028年左右转向,各环节均逐步踏入产能重组进程,底部复苏或在固态电池的新需求带动下临近,据测算,2028年固态电池对镍金属镍消费可达14.15万金属吨,2030年可达45.11万金属吨,对于当前全球年过剩量达20万吨左右来说,供需过剩格局有望逆转。
7.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造成供给扰动;固态电池发展不及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