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数据东北证券-电子行业面板上游关键材料深度报告:向上生长,突破壁垒,面板材料国产化大有可为

东北证券-电子行业面板上游关键材料深度报告:向上生长,突破壁垒,面板材料国产化大有可为

时间2025-08-24 09:58:32浏览2

东北证券-电子行业面板上游关键材料深度报告:向上生长,突破壁垒,面板材料国产化大有可为

精选摘要:显示行业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人机交互的关键载体。从消费电子的手机、电视,到智能终端的平板、车载屏,再到工业互联的监控屏、医疗设备的显示面板,其技术迭代直接推动数字生活与产业升级。中国面板产业崛起,打破“缺芯少屏”困境。中国显示产业的崛起是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里程碑,其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

1. 显示行业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人机交互的关键载体。

2. 从消费电子的手机、电视,到智能终端的平板、车载屏,再到工业互联的监控屏、医疗设备的显示面板,其技术迭代直接推动数字生活与产业升级。

3. 中国面板产业崛起,打破“缺芯少屏”困境。

4. 中国显示产业的崛起是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里程碑,其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5. 2023年中国显示面板全球市场份额达55%,出货面积占比73%。

6. 2024年LCD产能更是占据全球70%的绝对主导地位,OLED全球产能占比已达43%,随着京东方8.6代AMOLED产线、TCL华星印刷OLED量产线等战略项目落地,标志着中国在柔性显示、印刷显示等前沿领域已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7. 中国显示产业虽已在面板制造领域实现全球领先,但上游核心材料的国产化率不足问题仍构成产业“心腹之患”,尤其基板玻璃和OLED发光材料两大领域的“卡脖子”困境亟待突破。

8. 基板玻璃高世代线命脉受制于人。

9. 作为显示面板的基底材料,基板玻璃直接决定面板的分辨率、透光率和尺寸极限。

10. 全球市场长期被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垄断。

11. 国内企业虽在8.5代线取得突破,但国产化比例不高,而且10.5代线仍被美日企业完全掌控,国内企业在溢流熔融法核心工艺、高温耐蚀的溢流砖材料等关键环节仍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

12. OLED发光材料面临专利和纯度的双重枷锁。

13. OLED发光材料是决定面板发光效率、寿命和色彩表现的核心,但其技术长期被美日韩企业垄断。

14. 全球OLED终端材料市场中,美国UDC、韩国三星SDI、日本出光兴产三家占据77%份额,国内企业市不足10%。

15. 以蓝光材料为例,其寿命需达到5万小时以上,纯度要求高达99.999%,而国内企业量产水平普遍在99.9%左右,导致国产蓝光材料在高端手机面板中渗透率不足5%。

16. 国内企业正通过产学研协同突破技术瓶颈。

17. 彩虹股份计划2026年量产10.5代基板玻璃,目标良率达85%;陕西莱特光电等企业实现红光材料70%国产化,奥来德联合京东方开发蓝光磷光材料,预计2025年量产性能超越UDC的第二代产品。

18.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已注资OLED材料企业,推动国产化率从目前的不足10%向2027年的40%迈进,势必不让核心原材料卡脖子。

19.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造成毛利率下滑。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中国十大芯片制造厂(中国芯片公司排名) 东北证券-水羊股份-300740-Q2利润表现亮眼,高奢品牌势能持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