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数据中泰证券-债市传统框架依然有效,只是叙事正在切换

中泰证券-债市传统框架依然有效,只是叙事正在切换

时间2025-08-29 00:05:39浏览4

中泰证券-债市传统框架依然有效,只是叙事正在切换

精选摘要:在零利率下限左右,利率和其他资产的稳定关系会逐级破坏,此时如果在交易上,基于这些因素和利率过去的关系而下赌注,可能是不合时宜的。第四,若市场预期A股走势的“划线”不易持续,但我们回头看TL上市以来的周线级别图形,债券市场并非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曲线形态。负债端影响的几个趋势:第一,关注今年2月。”

1. 近两周,债券市场经历了两天的“至暗之日”:一是8月15日,在金融数据信贷负增、基本面数据全面走弱,叠加资金面宽松和商品价格回调的情况下,债券仍然继续全面下跌;二是8月20日:在TL主力合约价格下破250日均线后止跌,迎来0.8元左右的超跌反弹之后,又继续下跌突破前低,权益市场同时被半导体、石油等主题拉到高位,市场不少投资人等待的权益回调累计概率,并未在这一天兑现。

2. 债券市场可能正在经历一些叙事的切换。

3. 第一,债券从过去几年的“资产之母”、“定价之母”,逐步成为“弱势资产”。

4. 比如在去年,无风险利率可以定价权益,实际利率可以定义经济基本面,超长债利率可以定价红利资产,也可以定价居民房贷。

5. 但过去两周里,可以说从商品角度上,除了传统的黑色系焦炭、多晶硅,甚至是碳酸锂也可以影响债市情绪;权益角度上,液冷、算力、半导体等行情都可以压制债市情绪。

6. 第二,市场从基本面定价出发,认为债市投资人会更加理性。

7. 但实际上,债券在上半年定价的两个层面,并未定价即期基本面,比如超平坦的收益率曲线,2%以下的超长期国债利率;定价的也并非即期通缩,而是长达数年都难以逆转的通缩,在这一点上,即便是预期修正而非真正的通缩逆转,都可能对利率产生几十个BP的回调风险。

8. 第三,如果一定要从经济增长和通缩的基本面出发,用“新凯恩斯主义”的模型测算出利率中枢,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

9. 比如,1.5%的利率可以匹配经济修复,2.0%也可以,这类似于自动控制理论的“零点”或“极点”,在零利率下限左右,利率和其他资产的稳定关系会逐级破坏,此时如果在交易上,基于这些因素和利率过去的关系而下赌注,可能是不合时宜的。

10. 第四,若市场预期A股走势的“划线”不易持续,但我们回头看TL上市以来的周线级别图形,债券市场并非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曲线形态。

11. 负债端影响的几个趋势:第一,关注今年2月份、7月份高增的非银存款。

12. 分别当月新增2.83万亿和2.14万亿,均显著高于季节性水平。

13. 如果以去年10月8日为起点,代表着居民风险偏好提高的三步,同时也是机构风格配置的三个重要阶段,而7月份中理财间接投资的固收+产品扩容更值得关注,统计来看截至7月存续的理财规模中,现金管理类产品负增形成拖累,而混合及权益类较去年末增速达到6.10%。

14. 第二,对于风险资产,无论是理财、保险还是居民,都在逐步改变过去的长期观点,逐步向均衡调配过度。

15. 过去多年是债性资产的过度超配和权益资产的低配。

16. 我们更加强调的是股、债配置的再平衡,或者权益内部风险板块从低配到超配的过程,而非单纯看各个资产在PE分位数的资产端定价。

17. 债券具备价值的条件:期限利差和品种利差的回归。

18. 利率不可能无休止上行,其中配置盘的力量尤为重要。

19. 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配置盘资金充足,二是债券资产有配置价值。

20. 我们认为,从保险视角上看,一些高成本的老产品可能仍然面临久期错配的问题,考虑到红利、科技板块的变化,债券的性价比在当前点位难言充分。

21. 而且,我们在以往债市调整的复盘中,银行自营都是比较强的定盘力量。

22. 过去的债券牛市填平了大多数“价值洼地”,各种非关键期限的地方债、中长期利率债利差压缩较为极致,若伴随利差重新回归,会率先进入配置价值回升的区间。

23. 但期限利差本身具有向“正常化”回归的动力:1)长债供给规模不减,但配置长债的机构基于股债调配平衡的逻辑降低债券配置比例;2)市场对于超长期通缩的定价回归“当期化”、“正常化”,也会抬高长期期限利差;3)流动性溢价的视角下,从银行到基金委外的量减少,同样的资金体量回归到银行,债券偏好会从20-30Y调整在3-7Y左右,影响期限利差的走阔。

24. 但另一方面,单纯的从基本面也无法解释债券市场吗?我们认为一些“蛛丝马迹”仍有支撑线索:1)金融数据:社融、M1从去年开始的回暖。

25. 2)经济数据:社零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波动上行。

26. 3)价格水平:将PPI在7月份的环比走平作为磨底的底部。

27. 我们如何看待7月份的单月趋势?正如我们过去认为的,连续上涨可能改变基本面叙事,或者说当市场上涨后,各种解释上涨的理由就会纷然而至。

28. 有一种可能,我们会在明年年初看到这样的叙事变化:1)前述的基本面线索发展成为周期性底部的代表,名义GDP逐步企稳;2)需求端政策并非缺位,而是循序渐进;3)供给端政策保价应声落地。

29. 就目前而言,债券在票面和交易价值上空间都相对有限,我们对债市维持谨慎观点,若有大幅调整可小仓位博弈超跌反弹,而非逢高配置。

30. 风险提示:1)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2)流动性超预期变化;3)统计口径不准确;4)研报信息更新不及时。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中泰证券-长盛轴承-300718-2025年半年报点评:Q2业绩略超预期,机器人业务打造新增长点 西部证券-中际旭创-300308-25Q2财报点评:盈利能力超预期,高速率产品加速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