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2025年8月经济数据前瞻:8月经济,股市涨能否带动实体反弹?
“精选摘要:贴规范优化调整,8月汽车和家电销售额增速均出现进一步下降。我们预计在“两新”政策提振效应有所“褪色”的背景下,8月社零增速可能稳中趋缓,整体消费市场进入结构性优化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外需“退潮”的风险隐约可见。随着8月7日新一轮关税措施的落地(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正式生效),美方“抢进口”。”
1. 在经济经历了7月的放缓后,8月股市的高涨能否通过预期的改善向实体经济传导?我们认为最直接的映射是服务业PMI和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反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将有所缓解。
2. 然而,随着“两新”政策拉动效应渐小,外部需求放缓与“反内卷”政策的影响延续,经济结构性分化依然明显。
3. 8月股市的“升温”若要打破经济的“降温”,仍要等待再通胀的进一步信号。
4. 8月资本市场的“盛夏”热度,将对服务业指标形成有效拉动。
5. 从统计构成上来看,服务业PMI、服务业生产指数均锚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服务业行业门类增加值进行核算,其中金融业占有较高权重(详情可参考我们此前的报告《两个服务业景气指标为何大幅背离?》)。
6. 历史趋势表明,上证指数与服务业PMI、服务业生产指数常常“同频共振”,尤其是股指强势上扬之际。
7. 因此我们预计,此番A股创十年新高,8月服务业PMI、服务业生产指数也将“水涨船高”,呈现回升势头。
8. 投资者信心已呈现企稳迹象,而消费者信心的回归略显滞后。
9. 尽管第三批国补资金已于7月底“驰援”到位,但政策拉动逐步进入平台期,加之补贴规范优化调整,8月汽车和家电销售额增速均出现进一步下降。
10. 我们预计在“两新”政策提振效应有所“褪色”的背景下,8月社零增速可能稳中趋缓,整体消费市场进入结构性优化的新阶段。
11. 与此同时,外需“退潮”的风险隐约可见。
12. 随着8月7日新一轮关税措施的落地(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正式生效),美方“抢进口”行为也渐行渐远。
13. 高频数据显示,8月以来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船运量已明显弱于2024年同期,CCFI美东、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也跌势未止。
14. 整体来看,8月出口面临一定的放缓压力,“稳外贸”挑战犹存。
15. “稳外贸”与“反内卷”对企业形成双重考验,企业预期仍在修复中。
16. 除了出口承压之外,“反内卷”政策在推动供给侧结构优化的同时,短期内仍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制约工业企业的生产扩张意愿。
17. 我们构建的工业景气度指标显示,8月工业增加值进一步趋缓的可能性较大。
18. 在企业多持观望情绪的驱动下,预计制造业投资、制造业PMI的改善空间也将受限。
19. 我们的PMI预测模型也显示,8月制造业PMI环比下降的概率偏大。
20. 相较之下,基建投资与私营企业关联度更低,其修复弹性也相对更足。
21. 随着自然灾害等短期扰动因素的消退,8月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温。
22. 从高频数据来看,沥青开工率在经历极端天气导致的阶段性回落后,8月起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同时,水泥价格指数也在8月初现“拐点之光”。
23. 这些迹象可能均指向基建领域正在释放边际改善的积极信号。
24. 另一值得关注的“彩蛋”来自价格端:“反内卷”对工业品价格的提振或快于预期。
25. 当前高频的南华工业品指数同比增速已率先反弹,预示与之密切相关的PPI也有望“接棒回升”。
26. 此外,多项上游原料价格其实自7月下旬起方才逐步企稳,但因PPI调查采价集中于每月5日与20日,7月数据或未充分捕捉回稳迹象。
27. 这一滞后效应有望在8月PPI数据中得到更清晰的体现,进一步印证工业端价格环境的边际改善。
28.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8月还有两大看点不容忽视。
29. 一是青年失业率表现,该指标已在7月呈现季节性攀升、且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若8月进一步突破去年高点,则需求侧政策(尤其是稳就业措施)加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将显著上升。
30. 二是政府债发行情况,当前政府债发行的步伐已放缓,财政脉冲趋于减弱,这或将制约年内财政对基建等领域的支撑力度(包括1-8月特殊新增专项债已超过全年额度),也可能倒逼宏观政策更加积极发力。
31.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