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医脉通-2192.HK-公司深度报告:88%执业医师的伙伴,精准营销助力创新药商业化,AI持续赋能平台
“精选摘要:长阶段,同时中国创新药高质量发展亟需高效学术推广助力,而公司在专业医师群体精准营销具备优势;叠加后续AI应用或将改善公司的精准营销效率以及改善医师使用体验,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评级。风险因素: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品牌声誉风险、技术迭代适应风险、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跨市。”
1. 报告内容摘要:核心逻辑:①公司系国内领先的医师信息化平台,平台已覆盖全国88%执业医师。
2. 公司平台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前沿医学资讯、临床指南、疾病知识库、病例、用药、会议等专业的医学信息及产品服务。
3. 截至2024年底,公司平台注册用户超700万,其中执业医师超400万,月均活跃用户265万。
4. ②庞大医师群体为精准营销业务奠定流量基础,近5年公司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收入CAGR约36%,未来专业群体精准营销市场有望受益于中国创新药崛起浪潮。
5. 2024年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5.1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约92%),付费客户数量达228家(2020-2024年间付费客户数CAGR约30%),而营销产品数量达506个(2020-2024年间营销产品数量CAGR约28%)。
6. 此外,当前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创新药的商业化需要专业且高效的学术推广,公司在医师群体精准营销领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未来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中国创新药崛起带来的商业化机遇。
7. ③公司通过AI赋能精准营销和医学知识服务,推动业务高效发展。
8. 2024年,公司推出AI问答系统、AI诊疗导图等工具,显著提升营销效果和医师临床决策能力。
9. “高效率+高投入产出比”优势有望推动数字医疗营销行业渗透率提升,“医师+内容+技术”为公司核心竞争力:①相比于传统营销模式,数字医疗营销具备高效率、更好的临床结果、卓越的营销分析及洞察力的优势。
10. 在高效率方面,一方面系数字营销较传统营销便宜(按每份推送成本计算,数字推送的效率较人手推送高出约十倍),另一方面系数字营销的时间效率高。
11. 在临床结果方面,数字医疗营销可以提高目标医生对药品的了解,有助于医生作出更明智的临床决策。
12. 在营销分析及洞察方面,通过专业医生平台,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可以轻松与目标医生进行沟通,包括与全国各地的目标医生进行虚拟会议或线上学术会议,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成效。
13. ②当前数字医疗营销市场渗透率较低,数字医疗营销未来有望凭借自身优势提升渗透率。
14. 2020年数字医疗营销市场仅占总营销开支的2.2%,相比于日本而言当前我国数字医疗营销市场渗透率仍较低。
15. 我们认为数字医疗营销具备“高效率+高投入产出比”的优势,未来数字医疗营销行业渗透率仍有望持续提升,近5年公司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收入CAGR约36%,我们认为未来公司该业务仍有望持续较快增长。
16. ③“医师网络+优质内容+技术积累”系公司核心竞争力。
17. 公司在医师综合信息平台已深耕二十余年,在医师规模、内容产出、技术积累等多维度构建起公司自身护城河。
18. 我们认为,后续AI应用的推行或将进一步赋能公司做深自身护城河。
19. 同时,M3集团的战略投资也为公司发展路线提供更好参照范本。
20. 医学知识服务与患者管理双轮驱动,业务增长动能充足:①医学知识服务通过多渠道为医师提供专业内容。
21. 该业务主要系通过多个便捷的渠道提供医学知识及智能工具(包括公司的网站、移动应用程序等),为中国医师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高效准确的决策支持。
22. 业务通过向用户提供专业医学信息和授权软件使用来获取收入,2019-2024年业务收入的复合增速约27.48%,2024年该业务收入达0.1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3.2%)。
23. ②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单病种疾病管理服务。
24. 业务内容包括(i)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患者疾病科普及治疗依从性监控及提升的管理服务;(ii)与非盈利机构合作针对特定病情的患者教育服务。
25. 2024年年底,智能患者管理平台已累积约55.5万名用户,另外参与医师约15.9万名。
26. 该业务通过向非营利医学组织及制药公司提供面向患者及非营利组织的患者教育服务(包括内容开发、应用软件开发及其他相关服务)获取收入,2019-2024年收入的复合增速约40.51%,2024年该业务收入达0.2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5.02%)。
27.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2亿元、9.19亿元、11.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29%、28%、28%,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亿元、3.8亿元、4.44亿元,同比分别约增长4%、16%、16%,对应2025/8/25股价PE分别约为30倍、26倍、22倍我们认为,公司收入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中国创新药高质量发展亟需高效学术推广助力,而公司在专业医师群体精准营销具备优势;叠加后续AI应用或将改善公司的精准营销效率以及改善医师使用体验,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28. 风险因素: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品牌声誉风险、技术迭代适应风险、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跨市场及跨行业估值差异风险。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