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十年研究心法之二:大类资产研究,并不复杂
“精选摘要:。大类资产的统一框架资产价格的运行,有上涨、下跌和震荡三个阶段,研究和投资的核心是寻找不同阶段之间切换的拐点。通过过往各类资产的研究,我们发现可以将股票、债券和黄金的定价,统一在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的简明框架之中。流动性,直观理解为市场获取资金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
1. 如何刻画资产的优劣?常见的大类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和黄金。
2. 我们可以通过收益和风险两个维度刻画其表现。
3. 回顾历史来看,黄金属于有明显上涨趋势的资产,除了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预期发酵),其余年份黄金的年线多为收涨。
4. 国内的债券市场,从2018年开始也是呈现长牛走势,同样属于持有体验感好的资产。
5. 而国内的股票市场,则是典型的区间震荡行情,没有明显的趋势。
6. 在这种情况下,择时就变得非常重要,参与获取收益的难度相应上升。
7. 不过今年1-7月与历史均值相比,各类资产的收益风险比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8. 由于美国的关税政策,黄金的风险收益比显著上升。
9. 国内权益类资产,因为稳市资金的介入,不仅收益率放大,同时波动率下降,收益风险比显著改善。
10. 而纯债类指数,收益率大幅降低,波动率又有所放大,导致其收益风险大幅恶化。
11. 因而,每一年甚至每一季度,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各类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征,努力选择好资产(收益抬升、波动下降),尽量规避频繁择时与交易,躺平获取资产的贝塔收益,事半功倍。
12. 大类资产的统一框架资产价格的运行,有上涨、下跌和震荡三个阶段,研究和投资的核心是寻找不同阶段之间切换的拐点。
13. 通过过往各类资产的研究,我们发现可以将股票、债券和黄金的定价,统一在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的简明框架之中。
14. 流动性,直观理解为市场获取资金的难易程度。
15. 一般来说,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资金供给充裕,资金利率往往处于低位,投资者能够以较低成本,便利的加杠杆,从而推动更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股市或者债市),带动资产价格上涨。
16. 风险偏好,更多是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
17. 如果预期未来情况会变得更糟,则可能天然悲观的看待一些事物的发展,当下的决策也变得更加谨慎和保守,不愿意承受任何可能的损失,即表现出低风险偏好。
18. 相反,如果对未来充满希望,认为各种事物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从而更加乐观的看待周围变化,敢于冒险去做一些事情,即风险偏好抬升。
19. 把这些个人的预期上升到总量层面,就体现出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20. 机构行为,会对市场产生两个维度的影响,一是强化短期趋势。
21. 市场的顶部,往往是在所有参与者情绪亢奋时形成,同样市场的底部,是在参与者情绪极端悲观时探明。
22. 二是结构性影响。
23. 一些机构的资金属性及偏好,会给特定板块带来增量资金,从而影响其定价。
24. 分析各类资产的关键股票市场定价,最简单的可以用市盈率,即股票价格/每股收益,其中每股收益,包含了对未来企业盈利的预期,风险偏好往往是分析的关键。
25. 债券市场,每一轮牛熊转换的拐点,都与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关,资金面堪称债市的生命线。
26. 只要央行没有加息,债市就很难真正转熊,更多是区间震荡,期间的上行,都是为下行创造更大空间。
27. 黄金过去的定价,与美元实际利率负相关。
28. 当美元实际利率较高时,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美元资产,而减少黄金的持仓,对应黄金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29. 最近几年,尤其是2020年之后,黄金和美元之间的关系变为正相关。
30. 其背后是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正被动摇。
31. 未来驱动黄金价格继续创新高的因素,或已不再是美国降息等传统因素,更多来自于黄金替代美元及美元类资产,成为无风险资产的代表。
32.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超预期变化。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