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证券-寒武纪-688256-二季度业绩同环比大增,定增项目加码软硬件平台研发
“精选摘要:对主流强化学习框架和Qwen模型的支持,其验证精度和整体性能均已达到主流竞品同等水平。推理软件平台方面,继早期实现大规模专家并行优化和单算子性能优化等关键突破后,近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显著降低通信延时并提升通信计算并行效率。以DeepSeek-R1-671B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推理性能提。”
1. 投资要点事件概述: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yoy+4347.82%),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综合毛利率55.93%(yoy-6.80pcts)。
3. 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9亿元(yoy+4425.01%,qoq+59.19%),实现归母净利润6.83亿元(yoy+324.97%,qoq+92.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37亿元(yoy+283.07%,qoq+130.68%),综合毛利率55.88%(yoy-10.20pcts,qoq-0.11pcts)。
4. 二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取得同环比延续强劲增长态势,主要系公司云端产品线大幅放量产生收入所致。
5. 2025上半年,公司云端思元系列芯片持续出货,面向数据中心等场景,适用于大模型等多样化的AI训练和推理任务,产品与研发能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思元590以及后续690系列有望在未来持续为公司业绩爆发提供强劲动能。
6. 目前公司产品持续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等多个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并通过了客户验证,同时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中。
7. 此外,在软件层面,公司对基础系统软件平台也进行了优化和迭代。
8. 训练软件平台方面,进一步扩展了对DeepSeek系列、Qwen系列、Hunyuan系列模型的支持,重点优化了通信计算并行方面的性能,提高了混合专家模型训练的整体吞吐。
9. 在强化学习领域,新增了对主流强化学习框架和Qwen模型的支持,其验证精度和整体性能均已达到主流竞品同等水平。
10. 推理软件平台方面,继早期实现大规模专家并行优化和单算子性能优化等关键突破后,近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显著降低通信延时并提升通信计算并行效率。
11. 以DeepSeek-R1-671B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推理性能提升显著,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12. 开源生态影响力显著提升。
13. 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在年初快速支持DeepSeek模型后,在Qwen3发布当天也实现了全系列支持,持续保持技术前瞻性。
14. 在推理引擎适配与优化方面,适配了vLLM最新版本,成功优化主机端延迟。
15. 环比2025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公司存货与预付账款保持稳定,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环比增长显著,全年业绩大增基础稳固。
16.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存货26.90亿元(环比减少0.65亿元),预付账款8.28亿元(环比减少1.45亿元),为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兑现储备动能,同时二季度公司货币资金19.53亿元(环比增加13.0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5.13亿元(环比增加9.92亿元),充分缓解了一季度末的资金问题,同时2025年四季度末产品或将集中交付,有望为公司实现全年业绩的跨越式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17.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39.85亿元资金投资软硬件平台项目,有望为公司研发实力增长和产品迭代升级提供坚实动力。
18. 上半年,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定增申报稿于7月正式发布,定增将采取竞价发行方式,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091.75万股(含),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85亿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投资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拟投资总额29亿元)、“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拟投资总额16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19. 本次定增有望给公司软硬件的研发提供扎实的资金基础,持续迭代核心技术,加速推动智能芯片升级,提高芯片能效,进一步增强公司技术优势及产品竞争力。
20. 在国内外政策和产业催化下,国产云端芯片渗透率提升已成大势所趋,公司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浪潮。
21. 8月21日,DeepSeek发布V3.1版本大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上下文扩展为128k,同时宣布使用了UE8M0FP8Scale的参数精度,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22. 此外,虽然目前英伟达H20已解禁,但是受“后门”安全问题、以及英伟达停产H20且或即将推出新的B30A的影响下,国产AI芯片有望持续受益于替代逻辑,根据TrendForce,2025年国内AIServer市场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占比有望升至40%,随着大模型应用深化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司业绩增长动能有望持续释放。
23.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受益于云端产品落地大幅增长,且增长动能饱满,受益于产品性能领先及国产替代浪潮,后续业绩将持续爆发。
24.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88、165.98和255.34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84.43、161.71、251.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56、63.04和99.24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15.95、38.60、69.13亿元)。
25.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6、2027年的PE分别为188、91、58倍,PS分别为66、35、22倍。
26. 盈利预测给予“增持”评级。
27. 风险提示:1)客户落地进展不及预期;2)国际贸易政策风险;3)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