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看股做债专题一:债市调整处于什么阶段?
“精选摘要:成本降低,配置意愿或逐步回升。政策层面流动性边际加码,利率若超调,央行窗口指导与结构性工具介入概率上升。供需方面,债券供给过峰、净供给趋降,利率回升或重新吸引买盘力量。基本面锚定温和增长与低通胀环境,或支撑债市整体趋势不改。后续建议坚持“底线思维”:若风险偏好极致定价上行至50–60BP,。”
1. 2014-2025,权益牛市期间债市如何表现1)2014–2015年在宽货币与改革影响下,A股快速拉升,而利率债并未单边走弱:初期总量宽松支撑股债同涨;中期预期分化与资金虹吸主导“股涨债跌”;股市盘整期,债市有修复机会;杠杆助推股市阶段冲顶之际,市场回归“股强债弱”。
2. 2)2016年中期在货币宽松与供给侧改革共振下,股债曾短暂同涨;2017年去杠杆与监管强化,叠加稳汇率诉求,资金价格抬升触发股债“双杀”。
3. 3)2019年在制度改革与科创行情驱动下,权益结构性上涨而债市总体震荡、前低后高;2020年宽松政策对冲疫情冲击,长端收益率快速下探,随后伴随经济修复回吐;2021年增长动能边际走弱,债市再度转牛,而权益仍保持结构性强势,阶段性出现股债双牛的共振片段。
4. 权益牛市下,股债表现并非单边对立,而是取决于风险偏好与资金流向的动态平衡。
5. 当前债市回调处于什么阶段?股债跷跷板效应仍然显著,但长端收益率的上沿或逐步清晰。
6. 理财端规模持稳且仍有缓冲,债基承压但秩序可控,配置盘在利率高位的承接力量正在增强。
7. 理财持仓存单1年成本较估值高3.28BP;公募持仓7–10年政金债1.5年成本较10年期国开1.8879%高16.14BP。
8. 险资与银行自营在利率抬升后加大中长久期净买入,农商偏向降配超长期地方债以兼顾流动性;理财边际从利率风格转向信用,通过增配存单与信用债对冲波动。
9. 股债利差显示债券资产的性价比有所提升。
10. 调整间歇期,“底线思维”关注利率上沿约束与入场机会当前回调更像“磨顶期”而非“冲顶期”,受配置回流、政策软约束与供需边际改善共同限制。
11. 产品端,理财仍有安全垫,公募长端去仍有浮盈;银行与险资负债端成本降低,配置意愿或逐步回升。
12. 政策层面流动性边际加码,利率若超调,央行窗口指导与结构性工具介入概率上升。
13. 供需方面,债券供给过峰、净供给趋降,利率回升或重新吸引买盘力量。
14. 基本面锚定温和增长与低通胀环境,或支撑债市整体趋势不改。
15. 后续建议坚持“底线思维”:若风险偏好极致定价上行至50–60BP,则对应10Y国债1.85%–1.95%附近为底线区间。
16. 核心跟踪变量是“长端反弹高点是否逐步降低”;只要确认10年期约1.8%附近属偏顶部且低于一季度高点,债牛的“下行趋势”逻辑仍可维持。
17.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上涨幅度不及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