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证券-转债事件点评:抢筹加速期,估值不言顶
“精选摘要:值不轻易言顶。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精选个券。投资要点:当前权益市场面临诸多积极因素支撑。第一,全球流动性宽松。鲍威尔在2025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发言具有明显的转鸽信号,9月份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带来全球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抬升;第二,业绩风险即将出清。8月底A股上市公司中报即将披。”
1. 本报告导读:权益慢牛预期下,转债抢筹有望继续加速,估值不轻易言顶。
2. 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精选个券。
3. 投资要点:当前权益市场面临诸多积极因素支撑。
4. 第一,全球流动性宽松。
5. 鲍威尔在2025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发言具有明显的转鸽信号,9月份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带来全球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抬升;第二,业绩风险即将出清。
6. 8月底A股上市公司中报即将披露完毕,业绩风险将阶段性解除,市场预期将切换至2026年估值空间;第三,外部压力缓解。
7.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时点推迟至11月10日,出口企业三季度业绩暂不受冲击;第四,科技产业催化密集。
8. 9月将迎来消费电子新品发布旺季,叠加AI应用落地、人形机器人量产时点临近,科技板块仍有较多事件性催化;第五,资金入场形成正循环。
9. 根据央行公布的2025年7月货币金融数据,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可能表明居民存款在进入资本市场,推动成交放量与指数上行,赚钱效应强化进一步吸引增量资金形成正循环。
10. 转债市场供需紧平衡进一步加剧。
11. 供给端来看,存量转债加速退出,新券供给克制。
12. 7月以来,已有37只转债公告强赎,合计发行规模345亿元。
13. 其他正在进行强赎计数的转债有49只,合计发行规模516亿元。
14. 新券供给仍保持克制,7月以来仅有6只新券发行,合计发行规模87.8亿元;需求端来看,资金刚性配置与主动追涨并存。
15. 随着股债跷跷板效应放大,债市资金为获取收益,对转债的刚性增持需求抬升。
16. 转债ETF的负债端97%以上是机构,主要是FOF、险资、年金、社保等,7月以来,两只转债ETF合计份额增长48.30%至51.95亿份,合计规模增长62.16%至699.56亿元,显示机构加仓意愿强烈。
17. 权益慢牛预期下,转债抢筹有望继续加速,估值不轻易言顶。
18. 当前转债价格中位数已突破135元,未进入转股期的新券和平衡型转债估值创历史新高,偏股型转债的估值也已接近2021年底的历史高位。
19. 与2021年的估值拉升经验相比,本轮同样是正股上涨与增量资金涌入的双重因素驱动估值扩张。
20. 我们认为权益慢牛预期下,转债抢筹有望继续加速,估值虽处于高位但尚未到顶。
21. 首先,当前上证指数虽已突破2021年高点,但中证1000、创业板指较2021年底的水平仍有9.8%、33.3%的空间,意味着中小盘及科技板块尚未泡沫化;其次,转债市场供需缺口较2021年底放大,公募可转债规模较2021年底下降631亿元,债市流动性更加充裕,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加剧。
22. 转债择券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
23. 一方面,已公告一段时间内不强赎的股性转债上涨上限被打开,跟涨弹性较强,建议聚焦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科技成长赛道;另一方面,价格较低的转债可适当进行临期下修博弈,如短久期民企品种,或配置大盘底仓品种博取转债市场贝塔收益。
24. 风险提示:理财赎回风险;转债转股溢价率压缩风险;转债正股表现不及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