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数据国泰海通证券-产业深度: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二),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汽车互促发展

国泰海通证券-产业深度: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二),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汽车互促发展

时间2025-08-18 23:58:24浏览3

国泰海通证券-产业深度: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二),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汽车互促发展

精选摘要:壳特种塑料迁移应用。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迎来量产落地政策端:地方支持加速产业发展。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需求端:工业、商业与家庭领域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达到近3万亿。供给端:汽车产业链助力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特斯拉、Figure、宇树科技、智。”

1. 摘要:汽车产业链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具备协同优势,多环节赋能互促发展。

2. 核心观点:汽车产业链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具备硬件、软件、场景多方面协同优势,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从本体、传感器、执行器、材料多个环节赋能人形机器人,助力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落地。

3. 汽车产业链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具备协同优势汽车产业链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具备硬件协同优势。

4. 传感器方面,智能汽车的多传感器融合在机器人领域实现技术复用;芯片方面,车规级智驾芯片的强算力与低功耗特性为机器人提供AI算力支持;动力系统方面,智能汽车电池与电机技术为机器人提供长续航与精准力控支持。

5. 汽车产业链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具备软件协同优势。

6.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件架构层面呈现同源性,均遵循“感知-决策-执行”三层技术架构;具身智能与自动驾驶算法路径趋同,从规则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最终向知识驱动演进。

7. 汽车产业链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具备场景协同优势。

8. 人形机器人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真实场景采集的数据,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富集的汽车工厂成为天然的实训与数据收集场地,目前多家厂商已将人形机器人产品布局至整车生产线。

9. 汽车产业链多角度赋能人形机器人产业汽车产业链赋能人形机器人本体环节。

10. 车企主要通过自研、与本体企业合作推动工厂实训、投融资三种方式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

11. 汽车产业链赋能人形机器人传感器环节。

12. 视觉传感器领域,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汽车传感器供应商积极向机器人领域拓展。

13. 触觉传感器领域,汉威科技等将汽车辅助驾驶传感器方案向人形机器人领域迁移应用。

14. 嗅觉传感器领域,均胜电子等将汽车座舱智能化解决方案迁移应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

15. 汽车产业链赋能人形机器人执行器环节。

16. 执行器总成领域,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凭借热管理控制部件、智能化零部件技术积累向人形机器人延拓。

17. 旋转执行器领域,蓝黛科技等凭借力传动零部件方面技术积累向人形机器人延拓。

18. 直线执行器领域,江苏雷利、贝斯特等凭借空调微型电机、涡轮增压器等方面技术积累向人形机器人延拓。

19. 末端执行器领域,鑫宏业、兆威机电等凭借高性能电缆、旋转执行器等方面技术积累向人形机器人延拓。

20. 汽车产业链赋能人形机器人材料环节。

21. 明泰铝业凭借汽车铝合金轻量化材料技术积累,向人形机器人外壳铝合金轻量化材料迁移应用。

22. 金发科技凭借汽车内外饰与结构件高性能材料技术积累,向人形机器人外壳特种塑料迁移应用。

23. 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迎来量产落地政策端:地方支持加速产业发展。

24. 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

25. 需求端:工业、商业与家庭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26. 预计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达到近3万亿。

27. 供给端:汽车产业链助力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28. 特斯拉、Figure、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松延动力、优必选、星动纪元、傅利叶智能、乐聚机器人等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正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29.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方正证券-伟星新材-002372-公司点评报告:践行产品+服务高价值模式,同心终将月圆 方正证券-策略周报:科创领涨,行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