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数据华鑫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全球GLP~1市场稳定扩容,关注国内企业的授权机会

华鑫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全球GLP~1市场稳定扩容,关注国内企业的授权机会

时间2025-08-17 18:17:43浏览6

华鑫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全球GLP~1市场稳定扩容,关注国内企业的授权机会

精选摘要:价值得到进一步认可。中国的研发效率优势正逐步显现,而且工程师数量和临床资源优势叠加。展望未来十年,中国的效率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中国企业参与的创新药交易预计超过全球的50%以上。根据wind数据,医药生物行业最近1月涨幅为11.07%,跑赢沪深300指数6.51个百分点,截止8月15日,医药。”

1. 1.东升西落,出海将是长期趋势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数量达456笔,同比增长32%;首付款总额达118亿美元,同比激增136%;交易总金额高达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58%。

2. 全球交易数量与金额均呈现显著上升态势。

3. 其中,涉及中国的交易贡献了近50%的总金额和超过30%的交易数量。

4. 无论交易金额和总数,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药中价值得到进一步认可。

5. 中国的研发效率优势正逐步显现,而且工程师数量和临床资源优势叠加。

6. 展望未来十年,中国的效率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中国企业参与的创新药交易预计超过全球的50%以上。

7. 根据wind数据,医药生物行业最近1月涨幅为11.07%,跑赢沪深300指数6.51个百分点,截止8月15日,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39.94倍;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1.83倍。

8. 短期的板块快速上涨,溢价率扩大,主要是陆续有重磅BD落地,继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合作,恒瑞医药与GSK达成潜在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更多重磅交易落地催化估值的提升。

9. 创新出海为本轮创新药行情提供估值锚点,但整体授权交易的落地,后续里程碑的支付仍需要临床结果和注册上市的兑现。

10. 短期处于BD的空窗期,创新药板块的估值波动加剧。

11. 2.全球GLP-1市场稳定扩容,中国企业迎来战略机遇期诺和诺德和礼来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其中诺和诺德的美格鲁肽系列销售合计收入1127.56亿丹麦克朗,即166.83亿美元,超过K药的销售额151.61亿美元,成为了新一届药王,礼来的替尔泊肽系列销售为147.34亿美元,叠加度拉糖肽的21.874亿美元。

12. 上半年全球GLP-1的销售额超过336亿美元,全年销售将超过600亿美元。

13. 8月1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获得FDA批准脂肪性肝病(MASH)适应症,MASH为长期治疗,新适应症获批将持续扩大GLP-1的市场空间。

14. 价格方面,礼来大幅上调替尔泊肽在英国的供应价格。

15. 全球GLP-1研发管线新变化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其中辉瑞宣布全面终止自有GLP-1管线研发,但仍继续重视慢病方向,继续寻求合作机会。

16. 礼来公布口服GLP-1小分子Orforglipron的部分减重III期研究,ATTAIN-1的临床研究显示,最高剂量组(36mgOrforglipron组),治疗72周之后,试验参与者平均比安慰剂组多减轻了11个百分点的体重,对比注射用司美格鲁肽,口服的Orforglipron减重效果仍有不足,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超越的机会。

17. 目前国内企业中歌礼制药的口服小分子GLP-1(ASC30)已开展在美国的13周IIa期临床研究,在前期的I期临床研究中,ASC30的4周减重平均值为6.5%,已具备BIC潜力。

18. 同时,小分子GLP-1的安全性和减重效率问题,MNC也重新审视减重的布局策略,双靶/三靶点GLP-1也具有合作的价值点。

19. 国内研发进度方面,恒瑞医药的HRS9531取得Ⅲ期临床试验积极顶线结果,众生药业的RAY1225完成治疗减重Ⅲ期的全部入组,预计更多的临床数据和商业化合作将陆续落地3.中国创新药企业引领CAR-T技术突破,关注体内CAR-T中国创新药企业是全球CAR-T技术变革的核心力量,在BCMACAR-T开发中,中国企业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先,并获得持续的收入分成,根据强生2025年中报,与传奇生物合作开发的Carvykti上半年销售额达8.08亿美元,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美元发起冲刺。

20. 8月7日,CDE官网显示,博生吉医药开发的CD7CAR-T疗法PA3-17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21. 在Ⅰ期临床中,PA3-17治疗这类患者显示出了高达84.6%的客观缓解率(ORR)。

22. Insight数据库显示,全球尚无CD7靶向药获批。

23. 在CD7CAR-T赛道,目前全球共有25个在研药进入临床(仅统计活跃状态),其中20个都是国内企业/机构研发。

24. 除了新靶点外,实体瘤CAR-T和通用型CAR-T也是中国企业在引领,6月25日,科济药业递交了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CT041,一种靶向Claudin18.2的自体CAR-T细胞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在2025年的ASCO大会上,科济药业发布了舒瑞基奥仑赛注射II期临床试验(CT041-ST-01)的主要结果,对于现有治疗选择极其有限、预后极差的晚期末线胃/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舒瑞基奥仑赛无论在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还是肿瘤缓解率方面均展现出突破性的疗效提升与巨大获益。

25. 今年以来体内CAR-T是MNC交易的重要方向,阿斯利康收购EsoBiotech,艾伯维收购Capstan,体内CAR-T技术通过病毒或非病毒载体直接在患者体内将内源性T细胞原位改造为CAR-T细胞,有望克服体外生成CAR-T的众多挑战,推动CAR-T治疗变革风险提示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6.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27. 3.竞争加剧风险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28. 4.政策性风险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29.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国泰君安期货-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周报 民生证券-钢铁行业周报:环保限产预期降温,关注需求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