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资产配置日报:打明牌
“精选摘要:压。与此同时,银行止盈(止损)盘也有所增加,进一步增大了债市压力。据第三方交易平台数据,尽管全天纯债基金净赎回指数仅为1.6,负债冲击暂不算太强,但银行自营重启赎回中长债基,净申购指数为-2.6。往后看,本轮股市资金的组织能力,在今日亮明底牌,阅兵典礼之前或难出现连续的下跌,同样债市可能较。”
1. 8月28日,股市上演日内逆转行情,开盘后主力与大户连续止盈离场,午后上证指数跌幅扩大至1%以上,但在机构源源不断的买盘支撑下,做多共识重新凝聚,各大股指均迎来强势反弹,上证指数、沪深300尾盘涨幅达到1.14%、1.77%,科创50作为本轮上涨的号手,单日涨幅达到7.23%。
2. 权益市场缩量上涨,稳市预期得以巩固。
3. 万得全A上涨1.58%,全天成交额3.00万亿元,较昨日(8月27日)缩量1969亿元。
4. 市场在日内走出V型反弹,万得全A在午后一度下跌超过1%,随后迅速上涨。
5. 类似的“假摔”走势曾在8月18-22日的一周内反复出现,本质上是本轮行情的三大主线逻辑——稳市&科技&反内卷仍然牢固。
6. 尤其是稳市预期方面,“大幅下跌-回稳反弹”的走势反复出现,可能会使市场的稳市预期被持续夯实。
7. 在这种状态下,行情的大幅调整更可能被视作“倒车接人”,资金仍会被叙事吸引,流入市场博弈反弹。
8. 科技成为反弹的绝对主力。
9. 芯片龙头寒武纪超预期业绩发布后,国产算力板块的上涨动能再度强化。
10. 同时,在英伟达的财报发布会上,黄仁勋预计中国潜在市场约为500亿美元,若公司(英伟达)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可以满足市场,预计接下来有50%的年增长。
11. 受此“鼓舞”,海外算力链逻辑被进一步巩固。
12. 事实上,资金对科技利好始终处于敏感状态,例如《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印发后,AI板块显著走强,对于通常与企业资本开支更相关的科技行情而言,政策利好能够推动短期大幅上涨,即是资金对科技利好敏感的体现。
13.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涨方向集中于科技,意味着资金可能会向科技板块聚集。
14. 近期科技品种走强的同时,其他板块却基本未能取得持续稳健的收益。
15. 对于投资者而言,持有科技的体验相对较好,而参与其他品种的处境相对被动。
16.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可能会继续向科技板块聚集,推动科技行情走强,进而再度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形成行情和资金的正循环。
17. 事实上,当前市场或已处于这一循环之中,这既显示出科技在本轮行情中的重要性,也意味着科技板块或将趋于拥挤,对上涨逻辑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当前TMT拥挤度处于2016年以来65%分位数,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18.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下跌0.81%和0.94%,互联网品种大幅下跌,或与美团中报业绩不及预期相关。
19. AH股溢价指数(HSAHP.HI)上涨0.73%至126.66,延续8月20日以来的上升趋势。
20. 南向资金净流出204.41亿元(港元,下同),“大幅下跌-博弈反弹”的交易思路未能延续,指向南向资金避险情绪加重。
21. 从活跃个股来看,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分别净流入8.92亿元和4.64亿元,资金对自主可控逻辑仍然重视;康方生物净流入5.12亿元,同时行情大幅下跌3.06%,资金仍在尝试博弈创新药品种反弹。
22. 而美团、阿里巴巴分别净流入3.33亿元、3.30亿元,两者今日分别大跌12.55%和4.69%,资金或在博弈“外卖战”的悲观预期可能已被充分计价,互联网品种仍有反弹空间。
23. 整体来看,“大跌-反弹”的行情再度上演,市场稳市预期被进一步巩固。
24. 同时,科技行情愈演愈烈,成为行情反弹的绝对主力。
25. 往后看,市场在牢固的稳市预期下,潜在调整幅度或许不大,即使面临短期波动,仍然有望企稳反弹。
26. 同时,稳市信心推升资金风险偏好,科技板块或仍将受到青睐,“行情走强-资金流入”的正循环可能延续,直至板块过于拥挤且暂无强利好支撑时,可能将面临一定的波动。
27. 今日盘后,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可以作为资金对科技以外产业利好敏感度的测试。
28. 若地产板块走强,可能会吸引部分资金“高低切”,有助于科技板块拥挤度降低,推动科技行情更“健康”地演绎;而若地产行情无明显变化,意味着市场对科技以外的产业利好趋于钝化,科技板块拥挤度可能将继续升高。
29. 债市艰难形成的做多预期,再度被权益的强势反弹冲散。
30. 即便是早盘股市下跌时段,债市表现也并不算亮眼,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日内低点分别为1.76%、1.99%,基本与前一日收盘价持平,午后股市加速下跌的同时,债市收益率反而同步上行,其背后原因可能仍与固收+产品赎回所捆绑的卖债需求相关。
31. 而尾盘股市大涨,则再一次冲散了债市的乐观情绪,全天7年及以上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3-4bp,10年、30年活跃券分别收于1.79%、2.03%。
32. 根据今日V型反转走势判断,股市似乎顺利通关了部分投资者集中止盈的压力测试,“九三共识”变得更加坚定,观望资金如果入场,可能继续加速股市的上涨。
33. 在这一背景下,债市短期或依然承压。
34. 与此同时,银行止盈(止损)盘也有所增加,进一步增大了债市压力。
35. 据第三方交易平台数据,尽管全天纯债基金净赎回指数仅为1.6,负债冲击暂不算太强,但银行自营重启赎回中长债基,净申购指数为-2.6。
36. 往后看,本轮股市资金的组织能力,在今日亮明底牌,阅兵典礼之前或难出现连续的下跌,同样债市可能较难走出独立行情。
37. 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向上偏离1.75%、2.00%市场的两个关键心理点位后,可能再次朝着此前调整的高位靠拢(1.79%和2.05%)。
38. 不过,考虑到9月政府债仍有一定规模的发行诉求,如果利率上行幅度过大,央行同样具备重启买债等方式平抑债市冲击。
39. 此外,拉长时间来看,债市定价终究无法长期脱离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等传统框架,只要央行货币政策方向不转,债市收益率上行之后依然会迎来修复。
40.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41. 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42.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
43. 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44.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45. 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