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医药健康行业AI+临床决策支持:商业化加速落地,有望助力行业提质增效
“精选摘要:业的长期发展。未来的投资价值将集中于那些能够将前沿技术(大模型能力、数据资产)与具体临床场景深度融合,并能清晰量化其产品价值(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患者预后、降低医疗成本)的企业。AI医疗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我们持续看好兼具技术壁垒、落地应用能力以及明确商业化路径的公司,其有望在跨越技术与市场。”
1. 作为AI医疗系列深度报告的首篇,本文聚焦于AI-CDSS(ArtificialIntelligenceClinicalDecisionSupportSystem,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领域,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AI医疗的发展进程及各细分领域的应用潜力;2)AI医疗发展的底层驱动因素分析;3)从海外案例看AI医疗的临床价值验证。
2. 投资逻辑AI-CDSS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成熟度较高,市场潜力显著。
3. 中国AI医疗行业正经历从信息化(2014年前)到互联网化(2014-2020年),再到智慧化(2021年至今)的三阶段跃迁,技术迭代驱动AI与医疗深度融合。
4. AI医疗行业规模加速扩张,2019-2023年市场规模自27亿元增至107亿元,占AI行业比重由6.4%提升至8.6%;预计2028年将达976亿元,占比升至15.4%,渗透率持续提升。
5. AI医疗应用需经历需求验证、模型研发、性能测试、商业化探索四重递进环节。
6. 因医疗场景的强专业性,不同领域成熟度差异明显。
7. 行业数据显示,医学影像诊断、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因数据整合能力强、技术适配性高,其目前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成熟度较高,且市场潜力较大。
8. 行业痛点与技术革新,双重驱动AI医疗行业发展。
9. 医疗行业现有痛点推动技术革新,在需求端,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根据联合国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攀升。
10. 在供给端,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头部医院,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导致资源错配与浪费现象突出。
11. 在支付端,医保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叠加慢性病负担日益加重,控费压力不断增大,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核心诉求。
12. 此外,疾病复杂性高、误诊漏诊风险大,以及医院内部流程繁琐、运营效率低下,进一步制约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13. 在此背景下,以AI医疗技术革新展现出显著价值。
14. 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提升了市场对医疗AI的接受度,CDSS等系统在辅助诊断、治疗方案规划与医嘱生成等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有望系统性缓解资源不均、提升诊疗准确性与效率,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动力。
15. IBMWatson早期探索验证临床对AI医疗工具需求。
16. IBMWatson作为AI医疗领域的早期应用案例,其发展历程为行业提供了验证临床价值的重要借鉴。
17. 初期,IBM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并与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合作,快速积累了高质量的医疗数据与市场信任。
18. 然而,其发展最终受限于多重困境:技术层面,系统封闭、数据训练不足及临床适配复杂度过高,导致输出结果不一致且应用条件苛刻;商业化层面,则因成本高昂与临床价值难以清晰量化,未能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19. 尽管IBMWatson的商业化未能达到预期,其困境凸显了医生、医院及患者端对AI医疗工具的需求。
20. 展望国内AI医疗行业发展,我们持续看好兼具技术壁垒、落地应用能力以及明确商业化路径的公司。
21.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尽管AI辅助诊断的底层需求广阔且明确,但纯粹的技术赋能故事已难以维系企业的长期发展。
22. 未来的投资价值将集中于那些能够将前沿技术(大模型能力、数据资产)与具体临床场景深度融合,并能清晰量化其产品价值(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患者预后、降低医疗成本)的企业。
23. AI医疗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我们持续看好兼具技术壁垒、落地应用能力以及明确商业化路径的公司,其有望在跨越技术与市场成熟的临界点后,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盈利能力的本质提升。
24.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与产品落后风险、数据隐私与政策合规风险、商业化落地与盈利不及预期风险、核心人才流失与技术泄露风险、医疗事故与责任认定风险等。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