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4周:宇树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预告,看好液冷行业发展趋势
“精选摘要:无人机设备租赁及配套飞行保障等服务,开展不同应用场景的飞行任务。观点: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全面提速。展望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带动产业链发展,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塑造新的出行和娱乐方式,拉动居民消费。建议关注:亿航智能。”
1. 重点子行业观点人形机器人:8月19日,AOI(自动光学检测)专有设备制造商中科慧远举办了其成立九年以来的首场正式产品发布会,以“智己·质彼,质检未来”为主题,发布了其首款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
2. CASIVIBOT采用具身设计,依托“手-眼-脑”协同的技术架构,实现工业产线的灵活操作。
3. 8月19日,宇树科技(Unitree)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预告海报,这款尚未命名的新款人形机器人延续了宇树科技在运动控制与仿生设计方面的技术积累。
4. 根据海报信息和《电子工程专辑》报道,这款代号未公开的机器人将配备31个关节(具体分布为肩部6×2(双臂各6个)、躯干3个、腿部7×2(双腿各7个),另含2个未知功能关节),相比此前发布的R1机型(26个关节),关节数量提升19%,灵活性显著增强;身高达1.8米,摆出芭蕾舞动作,海报下方标注英文单词“Agile(敏捷)”和“Elegant(优雅)”,暗示其运动性能的突破。
5. 8月19日,简智新创(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百度旗下三亚百川致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初速度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
6. 百度旗下的三亚百川致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是本次投资的主体。
7. 该基金是百度在投资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机会。
8. 8月20日,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未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港仔机器人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诞生以来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
9. 8月20日,联想新视界与星动纪元在联想集团全球总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出人形机器人智慧展厅解决方案,标志着双方在高端服务机器人场景化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0. 该智慧展厅解决方案主要依托硬件拟人化设计、时空同步引擎、拟人化主动交互和全场景智能适配四大技术核心实现功能突破。
11. 8月21日,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在上海举办。
12.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稚晖君”彭志辉发布了机器人动作与表达创作平台“灵创平台”。
13. 该平台是一个AI加成的机器人多模态内容生成与编辑工具,支持预览编辑、动作导入、编排演绎等核心功能。
14.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表示,全球正处于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人工智能正加速朝着AGI迈进,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发展的拐点,最终成为继手机和汽车之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15. 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
16. 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
17. 我们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基于当前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建议关注:1)高复杂度灵巧手的功能实现:兆威机电、鸣志电器、雷赛智能、丰立智能、浙江荣泰、晶华新材、福莱新材、大业股份、南山智尚、恒辉安防、骏鼎达、征和工业;2)丝杠量产与降本:恒立液压、嵘泰股份、北特科技、震裕科技、五洲新春、浙海德曼、华辰装备、津上机床中国;3)减速器产业链: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禾川科技;4)六维力传感器:安培龙、凌云股份、铂力特;5)精密注塑与MIM:唯科科技、肇民科技、海昌新材。
18. 液冷:8月13日,中国电源学会标工委副秘书长,瓦特源研究院院长罗勇进透露,将积极联合多家电源企业,推动数据中心AI服务器浸没式液冷电源国家标准立项。
19. 《数据中心用浸没式液冷电源模块通用设计指南》国家标准立项,有望规范电源设计选型、安全绝缘、器件防护等技术指标,标准化引导液冷电源应用。
20. 8月22日,据山西日报报道,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自主研发的“云动”系列单相浸没式介电冷却液在某智慧矿山数据机房项目中应用。
21. 经测算,该智慧矿山数据机房项目改造后的机房PUE值(能源使用效率)显著降低,系统整体能耗降低30%以上,绿色效益突出。
22. 产业方面,英伟达最新发布BlackwellUltra芯片的单颗功耗高达1.4kW,而NVL72方案单机架整体功耗将达到120-130kW。
23. 在此情况下,传统风冷系统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液冷技术成为发展趋势。
24. 政策方面,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明确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需低于1.25,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进一步要求新建智算中心液冷机柜占比超50%。
25. 2024年中国新增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仍仅约10%,我们认为随着高功耗芯片规模化商用,行业正在迎来加速转折点。
26. 投资方面,二次侧:下一代GB300液冷方案在液冷板、UQD、CDU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技术方案变化;一次侧:由于高算力、高能效需求的驱动,磁悬浮轴承压缩机组对传统机组的替代有望提速。
27. 随着芯片功耗持续提升,液冷技术路线有望从当前的单相冷板向双相冷板和浸没式液冷迭代。
28. 建议关注英维克、高澜股份、申菱环境、同飞股份、大元泵业、磁谷科技、汉钟精机。
29. 机床&刀具:2025年7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为1283.57亿日元,同比增长4%,环比下降3.6%;其中内需订单354.49亿日元,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11.1%;外需订单929.08亿日元,同比增长5.3%,环比下降0.4%。
30. 2025年6月,日本对华机床订单为321亿日元,同比上升1.5%,环比约上升3.7%,同比连续第15个月增长。
31. 2025年1-7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48.34万台,同比增长13.9%。
32. 机床&刀具领域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受到经济预期的影响较大,未来随着政策落地,行业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
33. 投资方面建议关注:整机层面的科德数控、海天精工、纽威数控,零部件层面的华中数控、奥普光电、绿的谐波,刀具层面的欧科亿、华锐精密。
34. 机械出海: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
35.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
36. 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37. 当地时间8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度经济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了美国劳动力市场风险,暗示尽管当前存在通胀上行风险,但美联储仍可能在未来数月降息。
38. 据财联社报道,部分国际大行目前预测美联储9月份将降息25个基点,年内将降息两次。
39. 1)美国补库: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组,2025年7月,美国CPI同比+2.7%,前值+2.7%,市场预期+2.8%;核心CPI同比+3.1%,前值+2.9%,市场预期+3.0%;7月零售销售环比为+0.5%,预期为+0.5%,前值由+0.6%修正至+0.9%;核心零售销售(不含汽车和汽油)环比为+0.3%,预期为+0.3%,前值由+0.5%修正至+0.8%。
40. 7月美国通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一是6月中下旬受中东地缘冲突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此后随着影响消退,油价转为回落;二是随着关税影响持续,商品涨价现象正继续扩散,但由于企业部门的缓冲,使得这一传导进度相对缓和,低于市场预期,而随着持续时间拉长,关税成本或逐步转嫁给消费者,下半年美国CPI同比增速的高点或突破3%。
41. 随着关税扰动消退,7月零售环比增速如期回落,录得+0.5%。
42. 展望看,7月回落的消费数据再次体现出美国经济仍在下行通道中,特别是7月美国PPI同比增速显著回升,反映出美国企业正逐渐将关税负担转嫁给消费者,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后续美国居民的消费意愿。
43. CME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预期2025年全年美联储将降息2次,首次降息时点为9月,概率超9成。
44. 2025年7月,中国出口电动工具11.9亿美元,同比-6.5%;中国出口OPE金额为1.6亿美元,同比+44.4%。
45. 工具类企业受关税影响较大,后续走势取决于中美在关税方面的博弈,建议关注:巨星科技、创科实业、泉峰控股、格力博、欧圣电气、凌霄泵业、银都股份。
46. 2)一带一路:铜矿品位长期下降,铜矿资本密度提升,同等产量下需要更多设备和耗材。
47. 中国矿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带动矿山机械出海。
48. 2025年7月,中国矿山机械出口额6.0亿美元,同比增长37.6%。
49. 看好矿山设备出口,同时耗材的使用量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建议关注耐普矿机、新锐股份、景津装备、山推股份、运机集团、中信重工。
50. 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板块将受益于雅江水电站动工。
51. 新华社报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
5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53.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54. 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55. 据国家审计署公告数据,三峡工程总投资额为2072亿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总投资额约为三峡工程的6倍,预计将拉动大量工程机械新需求,建议关注:中铁工业、铁建重工、山河智能、五新隧装、广东宏大等相关受益标的。
56. 工程机械行业内销销量回暖,出口销量维持增长趋势。
57. 根据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7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2%。
58. 其中国内销量7306台,同比增长17.2%;出口销量9832台,同比增长31.9%。
59. 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组,随着多地在年后集中推动重大项目开工,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将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60. 考虑到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显现存在滞后性,当前工程机械仍处于需求底部;后续随着政策的托底效应,设备利用率有望回升,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有望得到边际修复。
61. 建议关注:中联重科(A/H)、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柳工、山推股份、中国龙工(H)、恒立液压等工程机械龙头。
62. 叉车:叉车内外销增速表现亮眼。
63. 2025年7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118605台,同比增长14.4%,其中国内销量69700台,同比增长14.3%;出口量48905台,同比增长14.5%。
64. 从开工数据来看,2025年7月叉车平均工作时长为102小时,环比增加10.03%;开工率为56.4%,环比上涨3.00个百分点。
65. 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无人叉车渗透率提升,据《叉式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2024版)》预测,预计2025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将达3.9万台,同比增长39.3%,但渗透率仅为3.2%,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66. 电动化、国际化仍为叉车增量来源,同时我们认为具备叉车核心制造与销售能力,并深度布局智慧物流赛道的传统叉车龙头将深度受益于无人叉车市场规模扩张,建议关注安徽合力、杭叉集团、中力股份、诺力股份。
67. 轨交设备:2024年8月16日,国铁集团发布2024年第二批动车组高级修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共招标动车组五级修302组,四级修146.625组,三级修24组;2024年至今国铁集团共招标动车组五级修509组,四级修268.25组,较2023年全年分别同比+371.3%/+136.9%。
68.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中车发布签订合同公告,公司8-12月签订合同总额693.5亿元,其中动车组高级修订单169亿元,2024年公司共签订动车组高级修订单453.6亿元,较2023的142.8亿元同比增长217.6%。
69. 2024年,国铁集团招标动车组折合约245标准列,较23年全年164标准列动车组的招标量同比增长达49.4%。
70. 2025年1-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据央视新闻8月1日报道,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以来,累计发送旅客已超过4.6亿人次。
71. 我们认为轨交设备行业将直接受益于铁路投资增长、客流复苏带来的动车组需求量增长、以及机车更新与动车组维保需求提升。
72. 建议关注:时代电气(A/H)、中国中车(A/H)、中国通号(A/H)。
73. 半导体设备:对等关税实施后,关键设备国产替代将加速。
74. 根据彭博,美国提出将对ASML、东京电子等盟国半导体设备大厂实施“长臂管辖”(即实施“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即使是在美国境外生产的特定物项,如果开发或制造直接利用了哪怕是最少量的美国特定受管控的软件或技术,都将受美国出口管制),以迫使其配合美国对华半导体进一步限制的要求。
75. 据英国《金融时报》于5月28日的报道,美国政府已实质性切断了部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计软件的渠道。
76. 光刻机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心脏”,我国光刻机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77. 根据海关总署,2024年全年中美贸易额为6883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同比增长4.9%。
78. 其中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口额占比为23.2%,机械电子类产品进一步细分的话,集成电路、发动机及零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及零部件、阀门/轴承,进口额占比分别为7.21%、4.57%、2.74%、1.26%。
79. 关税扰动下,中芯国际等厂商有望加速转向国产设备。
80. 另一方面,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规模远超前两期基金,国家对半导体产业链相当重视,尤其是先进制程相关的“卡脖子”环节,包括光刻机等先进半导体设备、光刻胶等先进材料,大基金三期对于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建议关注中科飞测、富创精密、正帆科技。
81. 新能源设备:8月20日,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发睿能”)首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82. 英发睿能注册资本3.87亿,隶属于英发集团,成立时间不足十年,已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片制造商。
83. 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14.7%,为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
84. 2025年8月20日,华润海原呱呱山25MW/5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在项目现场举行。
85. 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装机规模为25MW/50MWh,同时建设储能系统及1套20MVA静止同步调相机,接入华润呱呱山110kV升压站35kV侧。
86. 8月21日,协鑫晟能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在东莞投资建设的首个用户侧储能项目——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长安工业园用户侧储能项目顺利并网。
87. 项目建设于OPPO长安工业园内,总规模3.22兆瓦/6.521兆瓦时,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
88. 共配置28台磷酸铁锂储液冷一体储能柜,采用400伏低压接入电网,分别通过3条10千伏线路与系统连接。
89. 系统设置防逆流及变压器防过载装置,通过厂内10千伏高压配电装置向全厂供电,每年可为OPPO长安工业园提供超300万千瓦时的优惠电能,并增加3兆瓦的虚拟电厂调节能力。
90. 固态电池产业化在即,设备环节将最先受益。
91. 全固态电池相比液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质,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92. 相比传统的液态电池产线,固态电池生产线面临着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新设备的引进和定制开发等。
93. 全固态电池在纤维化、胶框印刷、等静压环节需要引进全新的定制设备,在干混、辊压、叠片和化成分容环节,需要对设备进行精细化升级改造,在其他工序段则对现有设备进行适当改造。
94. 全固态电池生产的主要工艺包括干法电极工艺、等静压工艺、叠片工艺和高压化成工艺等,从而将带动干法电极设备、辊压设备、等静压设备、叠片机、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关键设备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容。
95. 当固态电池生产线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投产期,固态电池设备将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最先受益的环节,建议关注宏工科技、德龙激光、海目星、曼恩斯特、赢合科技、利元亨、星云股份。
96. “反内卷”政策不断演绎,硅料“收储”动作持续推进,近期部分环节价格已有明显回升,有望推动光伏市场回归健康竞争环境。
97. 建议关注:迈为股份、微导纳米、奥特维。
98. 低空经济及EVTOL:8月19日广东省政府网站消息,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其中明确扩大卫星应用产业规模,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
99. 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服务在低空经济、移动通信、物流运输、智慧城市、太空挖矿、太空旅游、应急救援等前沿领域落地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创新示范项目。
100. 对符合条件的典型标杆案例应用创新产品,通过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等措施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等。
101. 8月20日,中国邮政集团官网发布了《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中国邮政无人机设备机型资源池采购项目磋商公告》,根据公告,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将采购一批具有自有设备、性能优越的无人机服务供应商,搭建邮政无人机设备机型资源池,为邮政企业提供无人机设备租赁及配套飞行保障等服务,开展不同应用场景的飞行任务。
102. 观点: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全面提速。
103.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带动产业链发展,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塑造新的出行和娱乐方式,拉动居民消费。
104. 建议关注:亿航智能、应流股份、交控科技、莱斯信息、四创电子、纵横股份、绿能慧充、四川九洲、国睿科技。
105.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