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PPI、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资产重估
“精选摘要:币汇率重回6时代,中国资产或迎全面重估美元贬值背景下我们有人民币汇率升值意愿。十四五收官之年理应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截至2023年中国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人均GDP仍有一定差距,表明在美元贬值背景下我们有推动人民币升值的意愿。人民币升值也有基本面基础。上半年出口大超预期,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奠定。”
1. 一、国内资产“PPI—流动性框架”:PPI决定大类资产风格,流动性决定β,实际上,该框架恰恰反映了不同宏观经济周期阶段对各类资产的影响。
2. 国内资产“PPI—流动性四象限框架”:以流动性为横轴,决定各类资产方向;以PPI为纵轴,决定各类资产风格。
3. 进而,第一象限“流动性扩张+PPI上行”对应经济周期中的过热场景,顺周期资产强势,债券偏弱;第二象限“流动性收缩+PPI上行”对应滞胀场景,短久期资产有结构性行情;第三象限“流动性收缩+PPI下行”对应衰退场景,股弱债强,哑铃型策略占优;第四象限“流动性扩张+PPI下行”对应复苏场景,股债双牛,但仍是哑铃型策略。
4. 2024年924之前国内资产处于第三象限;924至今年上半年国内资产处于第四象限。
5. 中国作为生产国,PPI很大程度决定了国内企业盈利。
6. PPI周期基本领先A股盈利周期3个月。
7. 理论上,PPI回升对应经济从衰退转向复苏、过热阶段,我们往往能看到企业盈利周期改善、经济预期向好,进而PPI回升过程中股优于债,PPI回落过程中债优于股。
8. PPI同比上行阶段权益资产侧重盈利逻辑,PPI同比下行阶段权益资产侧重哑铃型风格。
9. 流动性的关键是美元指数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10. 汇率反映一国资产吸引力,历史上沪深300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就呈现趋势正相关。
11. 大致来看,若美元偏强(比如≥100)叠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或有贬值压力),外资或降低对中国权益资产的持有;若美元偏弱(<100)叠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外资保持观望;若美元偏弱(<100)叠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外资大概率增持中国权益资产。
12. 今年上半年美元跌破100为国内提供了双降场景、推动DR007大幅下移,伴随PPI同比进一步回落,强化了国内资产股债双牛风格,仍处在第四象限。
13. 二、PPI何时转正?反内卷影响几何?若无反内卷,全球库存周期和油价也将推动PPI回升。
14. 作为最大的生产国,全球库存周期对中国PPI同比有较强的驱动性。
15. 在美欧财政扩张提振下,预计明年Q2全球进入被动去库、Q3全球进入主动补库存。
16. 考虑基数,明年Q2起油价对国内PPI至少是零贡献,甚至可能是正贡献。
17. 此外,国内PPI同比大概率已于今年6-7月触底。
18. 下半年政策重点或在调结构。
19. 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5.3%、明显高于全年目标,下半年获得了难得的调结构窗口期。
20. 从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来看,下半年增量政策的重心可能会放在价格水平方面,与反内卷一致。
21. 反内卷为924政策的延续,推动金融资产通胀过渡到实体通胀,触发资产风格切换至第一象限。
22. PPI同比虽已触底,但转正至少要到明年中后期,该变化本不足以影响当前市场风格。
23. 然而,反内卷令市场提前聚焦PPI转正前景并触发资产风格切换:哑铃型策略转向通胀和内需策略;顺周期资产获得确定性溢价、类债资产由过去三年的“蓄水池”变为“提款机”。
24. 三、若人民币汇率重回6时代,中国资产或迎全面重估美元贬值背景下我们有人民币汇率升值意愿。
25. 十四五收官之年理应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截至2023年中国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人均GDP仍有一定差距,表明在美元贬值背景下我们有推动人民币升值的意愿。
26. 人民币升值也有基本面基础。
27. 上半年出口大超预期,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奠定了基础。
28. 8月后欧日等经济体对美关税税率普遍相对此前上调5%,亦令中国出口获得了相对优势。
29. 9月或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观察窗口。
30. 去年9月美联储降息令人民币结汇规模大增。
31. 今年9月若美联储如期降息,只要央行顺势而为,人民币汇率即会升值。
32. 7月14日央行副行长邹澜曾表示,市场对美联储重启降息的预期升温,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将得到改善,中美利差趋于收窄。
33. 这一表述似乎也隐含了中国国债收益率回升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实际有效汇率)的前景。
34. 若反内卷政策陆续推行、有效落实,中国企业竞争格局将得到显著改善;若人民币重回6时代叠加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放大中国权益资产吸引力,外资(longonly)大概率流入并强化通胀、内需策略,中国资产进而迎来全面重估,龙头白马标的尤其是消费等内需资产或已迎来配置窗口。
35. 但需要提示的风险是,大类资产风格切换过程亦有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36. 若9月旺季时商品价格中枢不再上移,市场可能对反内卷的认知出现分歧,进而波动加大。
37. 若商品价格中枢保持上移,则更容易顺势而为。
38.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超预期;国内经济超预期;美国政策超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