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广发宏观:税收收入增速进一步有所好转
“精选摘要:略弱于6月水平,中指院600城商住同比8.0%(前值30.7%),主要拖累项来自二线成交,同比-9.6%(前值57.6%)。我们在前期报告《6月财政数据简评》中也提到土地财政的回升是否具有趋势性仍存在不确定性。往后看,截至8月14日,高频数据仍延续回落趋势,中指院300城商住土地出让金同比。”
1. 7月税收收入同比回升4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连续三月持续下探,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进一步减轻。
2.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0.1%,已达到年初预算目标1,收入进度也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3. 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同比-0.3%,相较年度目标的3.7%仍有上升空间。
4. 根据财政部数据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2.6%(前值-0.3%)。
5. 在7月财政收入增速回升的带动下,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0.1%,与年初预算目标增速0.1%基本持平,追平了前期收入欠佳时所放慢的进度。
6. 7月财政收入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其中税收收入同比5.0%(前值1.0%),拉高7月收入增幅4.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12.9%(前值-3.7%),拉低7月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
7. 这一分化趋势也符合年初预算目标中的“税收收入目标增长3.7%,非税收入目标下降14.2%”2,当然从这一目标来看,未来税收收入仍需继续回升,才能完全达到年初设定目标。
8. 四大主要税种均表现较强。
9. 其中个人所得税同比达13.9%,显著超出季节水平,或与权益市场表现较好、低基数、征缴管理完善等多因素有关。
10. 企业所得税年累计同比只有-0.4%,匹配于今年PPI低位背景下的企业盈利低位;不过7月单月同比回升至6.4%,或包含工业之外其他部门的影响。
11. 国内消费税同比5.4%(前值2.0%),除二季度前半段消费表现较活跃之外,或部分来自前期小汽车等领域消费税政策的调整。
12. 印花税连续六个月同比高增,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更是上行58个百分点至125.4%。
13. 分税种来看,7月四大主要税种均表现较好。
14. 个人所得税表现最佳,同比录得13.9%,上行7.2个百分点(前值6.8%);除同比增速外,其绝对规模也为季节性高点。
15. 或与权益市场表现较好、低基数、征缴管理完善等多因素有关。
16.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单月同比波动较大,历史上常出现次月补涨或补跌的平滑修复;但2025年开年以来个人所得税的确表现较强,1-7月累计同比8.8%,除基数与征缴力度问题外,应与财产转让、股息红利所得、专项扣除减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基数扰动退坡等多因素有关。
17. 企业所得税、国内消费税和国内增值税也表现较强,其中7月企业所得税同比6.4%(前值2.7%),存在低基数因素;国内增值税同比4.3%(前值5.0%),尽管同比较前期略低,但看绝对值表现略强于企业所得税。
18. 国内消费税同比5.4%(前值2.0%),除上述技术因素外,部分回升原因或来自消费税政策的调整3。
19. 在收入带动下,支出同比在高基数基础上仍进一步上行。
20.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3.0%(前值0.4%),主要拉动项来自社保就业、卫生健康、债务付息;基建三项支出同比-3.6%(前值-9.9%),依然较低,与7月基建投资增速低位相匹配。
21. 从支出进度和财政存款表现来看,后续财政支出端仍有继续上升的可能,1-7月支出累计同比3.4%,略低于预算目标4.4%4;支出进度也慢于去年同期水平。
22. 财政存款的多增主要源自今年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明显而支出相对平滑,而这也保障了未来数月的狭义财政支出增速存在修复空间。
23.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3.0%(前值0.4%)。
24. 其中,卫生健康同比14.2%(前值5.6%)、社保就业同比13.1%(前值8.2%)、债务付息同比8.9%(前值-6.3%);相对的是基建相关支出,交通运输同比-5.5%(前值-12.7%)、农林水同比-6.9%(前值-10.0%)、城乡社区同比2.9%(前值-8.1%),三项合并后同比-3.6%(前值-9.9%)。
25. 与6-7月的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相匹配(详见报告《7月经济数据边际放缓的两个源头》)。
26.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3.4%,距离年初目标4.4%仍有1个百分点左右的距离。
27.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54.1%,相较近年同期位于中性偏慢水平,和收入端形成对比。
28.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是今年政府债发行节奏十分前置,而支出方面则相对平滑。
29. 我们在报告《总量紧平衡,节奏镜像化:2025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中也指出,即便在谨慎情形下,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仍然不会太弱,原因之一是前期发行的政府债部分尚未形成支出。
30. 7月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同比7.2%,同期土地成交热度确实略低于6月水平5,不过年内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收窄至-4.6%。
31. 高频数据看,8月前14天300城商住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31.5%6,主要受一二线城市影响;全年广义财政收入距离目标的完成度或不及狭义财政。
32. 广义支出端仍然录得42.4%的高增长,带动广义财政收支差额进一步走阔,与2022年走势接近。
33. 2022年主要源自专项债年中加码带动基建,今年主要源自银行注资特别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出形成。
34. 8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明确“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关注后续的政策空间及其影响。
35. 广义财政方面,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8.9%(前值20.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7.2%(前值21.9%)。
36. 7月土地成交热度确略弱于6月水平,中指院600城商住同比8.0%(前值30.7%),主要拖累项来自二线成交,同比-9.6%(前值57.6%)。
37. 我们在前期报告《6月财政数据简评》中也提到土地财政的回升是否具有趋势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38. 往后看,截至8月14日,高频数据仍延续回落趋势,中指院300城商住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31.5%。
39. 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目标增速为0.7%7,目前看广义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完成度大概率要弱于狭义财政(一般公共预算)。
40. 支出方面则依然形成对比,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2.4%(前值79.2%)。
41. 其中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95.4%(前值1883%),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38.2%(前值15.8%),应仍是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支出所带动的支出增速走高,这一带动预计将在后续数月逐渐放缓。
42. 我们知道,6-7月基建投资较弱是宏观面特征之一,它可能助推了狭义流动性的宽松(5月降准后,由于投资偏弱,融资和信用扩张所带来的承接不足)。
43. 除天气等特殊因素扰动外,可能还与中央政策工具(“两重”资金拨付、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下达)尚未与前期资金形成连续衔接有关。
44. 8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明确强调“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8,“两重”资金的拨付进度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速度大概率也将有所加快,它一则将对三季末与四季度建筑业的实物工作量形成支撑;二则可能会部分改变狭义流动性偏宽、广义流动性偏弱的状况。
45.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导致经济压力显著加大,经济下行超预期,刺激政策超预期,财政收支超预期,地产压力上升超预期,土地市场表现超预期,海外经济表现变化导致出口表现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