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转债量化定价2.0——深度学习与转债定价
“精选摘要:了三个模型来进行转债定价,可谓“兼听则明”。我们在新券定价、市场解释、条款定价等很多实用场景下可以对投资活动进行辅助。在市场整体定价层面,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指向当前市场定价有高估,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也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在固收资产荒以及权益市场景气度的延续下,转债估值确在高位,但也。”
1. 核心观点我们发现深度学习或能够对转债进行定价。
2. 参考BS公式可以用作转股期权价格的模拟,中国的可转债作为转股、下修、回售、强赎等多个期权嵌合得到的复杂期权,很有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高度复杂的定价公式。
3. 那么基于万能近似定理(UAT),从理论上看,如果转债定价真的存在某个相对合理的解析解,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拟合得到对应结果。
4. 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多层感知机模型(MLP)。
5. 我们建立了有限的隐藏层,通过多层非线性变换学习转债潜在的定价模型。
6. 同时从转债内嵌其他条款以及市场变化、转债定价特征出发,添加了转债特色因子以及市场表现因子,通过共11种因子来非线性拟合转债的定价特征。
7. 从效果上来看,模型收敛性很好,且外推泛化能力出色。
8. 我们选择2022年-2023年共两年的因子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和测试集合,同时针对数据集做一定的清洗,剔除双高转债等定价异常数据点。
9. 模型在第100轮迭代时误差基本收敛到底,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有基本相似的收敛速度。
10. 我们将所得的模型用于2024-2025年一季度的转债定价训练,从结果来看,模型对样本外数据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11. 在开发完成多个模型后,结合我们前期开发的MC模型额以及传统BS模型,我们相当于有了三个模型来进行转债定价,可谓“兼听则明”。
12. 我们在新券定价、市场解释、条款定价等很多实用场景下可以对投资活动进行辅助。
13. 在市场整体定价层面,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指向当前市场定价有高估,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14. 这也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在固收资产荒以及权益市场景气度的延续下,转债估值确在高位,但也未必没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
15. 在新券定价方面,MLP和MC模型形成"高低搭配"。
16. 从2024-1Q2025的新券定价结果来看,MC模型更擅长对大额高评级转债(上市价格相对更低)进行定价,而MLP对常规转债上市定价效果更好。
17. 在下修定价方面,模型同样有较好的效果。
18. 风险提示: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风险;超预期信用事件风险。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