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周观:债市对基本面的“脱敏”性(2025年第32期)

“精选摘要:上行至1.75%后进行配置。美国2025年7月CPI、7月PPI、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指数、失业救济金等一系列数据公布,后市美债收益率如何变化?上周(0811-0815)海外方面俄乌冲突再度迎来转机,同时市场聚焦下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鲍威尔潜在的鹰派发言,美债长端仍维持4.0-4.5%宽。”
1. 7月基本面数据陆续公布,为何债市显现出“脱敏”性质?A:本周(2025.8.11-2025.8.1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上周五的1.691%上行5.4bp至1.745%。
2. 周度复盘:周一(8.11),早盘受周末公布的7月物价数据低于预期影响,利率有所下行。
3. 随后股市和碳酸锂商品期货大涨,利率转为上行,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2.65bp。
4. 周二(8.12),早盘受中美正式延长90天的关税暂停期消息影响,利率出现上行,随后股市出现短暂下行,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利率小幅下行。
5. 临近尾盘财政部公布贴息政策,意在刺激消费,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bp。
6. 周三(8.13),上证指数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但受午后买断式逆回购询价降息消息影响,债市仍然维持一定韧性。
7. 尾盘7月金融数据公布,其中7月信贷新增值为-5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结构上仅有票据融资提供冲量作用。
8. 虽然季初为传统的信贷小月,但公布的数据仍显著低于预期,但债市对于该信息显示出“脱敏”的特点,利率并未大幅下行,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0.75bp。
9. 周四(8.14),早盘股市继续上行,压制债市,令利率上行。
10. 随后征收增值税后的3年期国债招标情况较好,加上对于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续作的预期,利率有所下行。
11. 尾盘央行公布将于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加上此前的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全月累计净投放3000亿元。
12. 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2bp。
13. 周五(8.15),7月经济数据公布,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6%,较1-6月下降1.2个百分点;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3.7%,较6月下降1.1个百分点,债券利率受此数据影响小幅下行。
14. 随后股市拉升对债市造成影响,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3bp。
15. 周度思考:7月基本面数据公布,物价数据、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均显示出内生动能依然疲弱的特征,但股市和债市的走势似乎与基本面间产生了背离,股市反应基本面的预期,而债市抢跑了基本面的现实。
16. 从连续超量续作的买断式逆回购来看,央行依然保持对流动性的呵护态度,一是为经济基本面的恢复提供支撑,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二是为发债降低成本,减少债务付息压力,从而将财政支出落于实处,从这一角度来看,收益率难上行。
17. 同时,2024年末已经透支了2025年全年的降息预期,目前5月降息10bp,年内或再出现一次10-20bp的降息,加总后达到20-30bp。
18. 2020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之间的利差中枢为65bp,若按照当前1.4%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来定价,10天期国债收益率的点位应当是2.05%,目前有30bp的降息预期。
19. 考虑到去年8月起陆续引入了买卖国债和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我们观察去年8月至今的利差中枢值为33bp,则目前的点位较为合理,但在降息和重启买入国债前,也没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建议在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上行至1.75%后进行配置。
20. 美国2025年7月CPI、7月PPI、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指数、失业救济金等一系列数据公布,后市美债收益率如何变化?上周(0811-0815)海外方面俄乌冲突再度迎来转机,同时市场聚焦下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鲍威尔潜在的鹰派发言,美债长端仍维持4.0-4.5%宽幅震荡格局,期限利差边际收窄,符合前期我们对短久期资产的青睐,美股估值目前仍处在历史高分位数水平,CAPE目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峰值。
21. 我们认为在25年剩余时间联储重启降息概率较大,鲍威尔所代表鹰派或采取折中选项,向下调整政策性利率25-50bp,一方面这或将继续支持美股高估值,迫使曲线趋陡,另一方面前几轮降息周期的息差套利、资金外溢或较克制,但仍将提振全球风险资产估值重塑。
22. 观点上看多美债短端、黄金。
23. 我们在延续上周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增量数据,思考如下:(1)美国7月CPI低于市场预期,PPI远超市场预期。
24. 8月12日公布的CPI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7月CPI同比涨幅从维持了6月的2.7%,低于市场预期值2.8%;CPI环比上升0.2%,低于前值0.3%,符合市场预期值0.2%。
25. 核心CPI同比上升3.1%,高于市场预期值3.0%、前值2.9%,为近5个月以来的最大值;核心CPI环比上升0.3%,符合市场预期值0.3%,高于前值0.2%,为近6个月以来的最大值。
26. 美国7月PPI同比增速从上月的2.3%升至3.3%,高于市场预期值2.5%;PPI环比增速0.9%,高于市场预期值0.2%及前值0%,环比涨幅创两年纪录。
27. 7月核心PPI同比上升3.7%,市场预期值3.0%,前值2.6%;核心PPI环比0.9%,预期值0.2%,前值0%。
28. CPI数据表明,关税对商品通胀的传导仍在进行,服务通胀黏性依旧,同时带动降息预期升温,风险资产有望从中受益,但市场也担忧年底可能会出现“通胀反扑”问题。
29. 7月美国PPI通胀加速至三年来最大涨幅,表明企业逐渐开始转嫁关税成本,但是远远未彻底吸收与关税相关的更高进口成本。
30. 数据显示。
31. 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愈发清晰,尽管上半年需求相对走软,美国企业仍然积极调整商品与服务的定价,以帮助抵消与更高美国关税相关联的成本效应。
32. (2)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指数回落,信心指数自4月以来首次下滑;8月9日首次领取失业金人数下降,8月2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均低于市场预期。
33. 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预期指数、现状指数均下降,其中信心指数58.6自2025年4月以来首次下滑、从五个月高点滑落,低于预期62.0和前值为61.7,消费者信心的恶化主要源于对通胀的担忧加剧,反映出人们对关税影响的持续担忧,消费者仍然预计未来通胀和失业率都会恶化。
34. 从领取失业金数据来看,8月9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2.4万人(前值22.6万人),低于预测值22.5万人;8月2日当周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降至195.3万人(前值197.4万人),低于预测值196.7万人。
35. 特朗普关税政策造成的经济不确定性,令企业削减新员工招聘力度,不过首申人数维持在较低水平,表明企业并没有大规模裁员;续请失业金人数过去几个月持续徘徊于2021年以来高位,说明失业者重新找工作很难。
36. (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预言9月可能降息50个基点。
37. 当地时间周三(8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鉴于近期就业数据疲软,美联储9月份有可能会大幅降息50个基点。
38. 贝森特在当天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们在5月或6月看到这些修正后的非农数据,我怀疑美联储可能已经在6月和7月降息了。
39. 这告诉我们,9月份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非常高。
40. ”他还表示:“利率目前限制性过强……美联储应该将利率降低150到175个基点。
41. ”他进一步呼应了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的公开批评和详细政策建议,尽管美联储坚称货币政策只会基于经济数据,而非政府施压。
42. 截至8月15日,Fedwatch预期2025年9月降息25bp的概率高达92.1%,上周为88.9%;10月份降息的可能性降至55.2%,上周为57.0%;12月份在10月份降息的基础上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为41.8%,上周为46.7%。
43. 风险提示:(1)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宏观政策变动风险。
44. 历史经验不代表将来;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