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证券-新洁能-605111-公司简评报告:产品矩阵迭代升级,汽车、AI、机器人高速增长
“精选摘要:)、泛消费(16%)、汽车电子(15%)、光伏储能(13%)、机器人(7%,相比2024年提升3pcts)、AI算力及通信(6%)、智能短交通(4%)。(1)汽车电子方面,公司重点布局800V高压平台及48V车载系统,产品应用范围从车身控制域、智能信息域等逐渐扩展至动力域、底盘域等要求更高。”
1. 投资要点事件概述:新洁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yoy+6.44%),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yoy+8.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7亿元(yoy-3.22%),综合毛利率35.80%(yoy+0.02pcts)。
3. 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yoy-4.21%,qoq+7.0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yoy+7.88%,qoq+17.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yoy-21.02%,qoq-0.91%),综合毛利率35.07%(yoy1.46pcts,qoq-1.51pcts)。
4. SGTMOS产品营收占比进一步提高至45.21%。
5.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5上半年,作为公司替代国际一流厂商产品料号最多、且综合竞争力最强、销售基数最大、客户群体最多的产品平台,公司SGTMOS占比从2024年的42.86%进一步提高到45.21%,目前公司SGT第三代产品全系列已成功推向市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含车舱域控制器、油泵/水泵控制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I算力与大功率数据中心、通讯电源、无人机、电机控制、工业电源以及新一代高功率密度电动工具等战略领域。
6. 2025上半年其他三大产品平台来看,IGBT占比14.26%,第八代微沟槽高功率密度IGBT平台首轮工程批芯片已产出;SJMOS占比11.21%,第四代9umpitch在fab2、fab7、fab9均全面量产;TrenchMOS占比26.95%,现有世代CSP产品平台计划新开穿戴设备用系列产品。
7. 上述产品平台相关销售均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8. 汽车电子、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重点发力,营收稳中向好。
9. 从下游应用来看,2025上半年公司营收结构为工业自动化(39%,相比2024年提升4pcts)、泛消费(16%)、汽车电子(15%)、光伏储能(13%)、机器人(7%,相比2024年提升3pcts)、AI算力及通信(6%)、智能短交通(4%)。
10. (1)汽车电子方面,公司重点布局800V高压平台及48V车载系统,产品应用范围从车身控制域、智能信息域等逐渐扩展至动力域、底盘域等要求更高的安全域,2025上半年出货车规级MOS产品8500万颗,IGBT产品成功导入汽车主控制器应用,并实现月度批量交付,车规级SiCMOS产品预计将于2025Q4实现量产;(2)无人机、电动工具、智能机器人的高速增长拉动工控营收持续提升,公司布局了大疆等低空经济客户,同时多款产品已成功导入机器人关节电机驱动系统,并实现对宇树科技等头部客户的批量供货;(3)AI服务器方面公司已成功导入国内外新兴AI算力服务器客户,并实现海内外市场的批量销售;(4)光储领域公司同时布局模块产品和大电流单管产品,在微型逆变器、10-50KW户用及工商业光伏储能逆变器等细分应用场景挖掘机会,实现稳步增长。
11. 公司在华虹9厂12寸工艺平台批量投片,各大子公司产品进展与客户拓展顺利。
12. 公司与上游代工厂商华虹深度绑定,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华虹FAB9厂12寸工艺平台顺利通线并实现批量投片,基于华虹12寸新产线,N100V第二代SGT平台和N80V/N100V第三代SGT平台均已完成技术转移;第七代微沟槽高功率密度IGBT平台1200V产品已经完成风险批流片,进入量产阶段;第五代SJMOS平台首轮工程批已产出。
13. 子公司国硅集成的IPM产品线,包括半桥IPM以及三相桥IPM,在大家电、小家电、水泵、高压吊扇、高速吹风筒等市场展开推广、销售,2025年上半年三相IPM产品已经在头部白色家电厂商小批量试产。
14. 同时,国硅集成与中科海芯协同布局的电机驱动IC芯片、电源管理IC芯片和搭载RISK-V内核的MCU芯片和数模混合产品等进展顺利。
15. 海外新加坡全资子公司研发及销售中心已于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营,并已开始服务海外客户,完成了批量订单的交付。
16. 投资建议:公司工控、消费等基本盘业务稳健,汽车电子、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增速强劲,光伏逐步复苏,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17.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21.90、26.02、30.78亿元(2025、2026、2027年原预测值分别是22.46、27.36、33.21亿元),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6.73、8.04亿元(2025、2026、2027年原预测值分别是5.62、6.87、8.3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6、2027年PE为26、22、18倍。
18. 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9.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2)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3)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