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DPP1抑制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获批上市
“精选摘要:粘液,导致细菌在粘液中生长,继而加重炎症和肺部损伤。支气管扩张症可以分为柱状支气管扩张(最常见、最不严重的类型)和囊性支气管扩张(最严重的类型)等。目前,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CFB)的治疗目标为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改善疾病的症状,维持或改善肺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治疗方案。”
1. 中性粒细胞与多种炎症性肺部疾病相关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最常见的类型,在病原体清除和炎症介导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正常生理条件下,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循环,不会大量出现在肺部;在发生感染或损伤时,中性粒细胞会被招募到气道中,在细菌被吞噬后,通过中性粒细胞颗粒中的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NSP)(包括NE、PR3和CatG)来破坏细菌。
3. 中性粒细胞的寿命约为5天,随后会通过凋亡被巨噬细胞清除,并由骨髓中新生的中性粒细胞替代。
4. 在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中,中性粒细胞在气道中积聚,导致活性NSP过多,从而引起肺部破坏和炎症。
5.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与气道NSP水平高密切相关。
6. 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气道受损并变宽,受损的气道无法清除粘液,导致细菌在粘液中生长,继而加重炎症和肺部损伤。
7. 支气管扩张症可以分为柱状支气管扩张(最常见、最不严重的类型)和囊性支气管扩张(最严重的类型)等。
8. 目前,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CFB)的治疗目标为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改善疾病的症状,维持或改善肺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治疗方案多以缓解疾病症状和短期用药为主。
9. DPP1抑制剂是第一种被证明对支气管扩张有效的疾病特异性疗法。
10. 风险提示临床进度不达预期竞争格局变动销售不及预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