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固收专题报告:债券连续调整,问题出在哪?——从风偏交易到负债再平衡
“精选摘要:说明这类资产的机会在长期维度来看大概率已经不存在了。这也和我们在7月份的债市投资者调查中表达的观点一致:“央行买债、A股、商品市场回调是市场认为债市机会的主流预期,地产、关税的关注度已经较弱。也就是说目前债市的可能性利好多来自于等待其他资产和央行的行为,这也侧面说明债市本身的利好并不足够支。”
1. 本周债市在基本面数据不强、商品走势一般、央行买断式回购投放的情况下依然出现陡峭式下跌,长端和超长端调整幅度较大,部分观点开始疑惑“债在跌什么?”。
2. 我们认为债券的问题很简单,就是在于不论从资产端还是负债端,债券暂时可能都不具备上涨的条件。
3. 为何数据弱但没有弱数据交易?从上周末的通胀数据,到本周公布的金融、经济数据,债市的反应上来看都相对有限,如果从债市多空不同视角解读,当前市场存在一定分歧:1)通胀层面:反内卷的价格拉动效应有限和通胀阶段性见底的分歧。
4. 2)金融数据层面:社融与信贷的背离、负增信贷与M1增速的分歧。
5. 3)经济数据层面:生产、投资和消费增长均有不同程度放缓,趋势和单月波动之间的分歧。
6. 首先,我们认为当前债市交易的主线可能不在于数据;其次,单月的数据本身也可能无法印证趋势,反内卷带来的再通胀交易可能还只处于第一阶段,可能最快到年底才会在价格端出现迹象。
7. 反内卷和股市压制下债市才跌吗?股债跷跷板的讨论多是以股票或商品作为“因”来影响债,但以高波资产来判断低波资产的走势,这个逻辑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
8. 认为股债跷跷板才导致债券市场下跌的观点,更多还是认为股票的行情是不持续的、不稳定的,那么对于债券来说还有反弹的机会,但当一类资产只能依靠其他资产走弱才能有机会时,也就说明这类资产的机会在长期维度来看大概率已经不存在了。
9. 这也和我们在7月份的债市投资者调查中表达的观点一致:“央行买债、A股、商品市场回调是市场认为债市机会的主流预期,地产、关税的关注度已经较弱。
10. 也就是说目前债市的可能性利好多来自于等待其他资产和央行的行为,这也侧面说明债市本身的利好并不足够支撑利率再大幅下行。
11. ”其实债券的问题源于债券资产本身,债券无论从资产端还是负债端来说,都无法支持利率再下台阶。
12. 资产端,以传统配债力量的保险机构角度来看,债券资产的性价比表现不足。
13. 从保险对盈亏平衡的考虑来看,近年主要保险公司的打平收益率要求不断提高,但投资端收益率却表现承压,从5家主要保险公司的净投资收益率均值水平来看,从2017年的5.35%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3.6%。
14. 对应目前处于偏低利率水平的债券资产,保险资金需要从比较角度去寻找更能支撑投资收益的资产,这一角度来看,即便是高股息权益资产相较债券而言也能够贡献更高的投资收益。
15. 负债端没有增量,配置盘持续缺位。
16. 以保险、银行为主的配置盘资金有限,保险主要转向股票、长期股权投资等权益资产,在债券的配置盘增量资金较去年没有明显增加。
17. 而银行由于存款利率下调、居民存款迁移等原因负债端流失严重,负债端也没有增量。
18. 7月理财规模增长也较为乏力,7月环比增量仅2600亿元,远低于过去4年的季节性水平1.8万亿。
19. 此外,理财端也能看到今年混合类产品增长的由负转正以及现金管理类规模的持续下降、固收类产品的增长放缓。
20. 从资产端到负债端的变化,债市还有没有资产荒?我们简单计算银行、保险这两类传统债市配置盘在债券投资上增量资金的变化,而理财、债基等资管机构的资负自主性低,更多取决于市场表现。
21. 其中银行以“银行负债端增量-信贷增量-政府债供给增量-央行购债”进行估算,保险根据保险资金运营余额和债券投资占比估算。
22. 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今年在债券市场上的增量资金都较去年大幅减少,很难说今年仍然是资产荒格局。
23. 那么债市投资还要不要“卷交易”,交易是正贡献还是负贡献?我们可以从今年以来债基久期的表现上发现一些线索:1)业绩排名靠前的中长期纯债基金久期更短;2)相较其他债基而言,业绩排名靠前的债基降久期的时点更为前置。
24. 总结来看债券目前作为弱势资产,无论从票面价值还是交易价值上都不存在明显空间,前期10年活跃券高点在1.75%左右,30年在1.96%左右,目前30年活跃券在周五调整后已超过前期高点,挑战2.0%关键点位。
25. 下周债市没有明显利好,二季度货政报告删除国债买卖相关表述,且新增防范资金空转,对于重启买债不宜过度高估,对债市依然维持谨慎,若有大幅调整可小仓位博弈超跌反弹(非逢高配置)。
26.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银行和保险债券的投资增量依据存贷款、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速等假设计算得出、问卷调查数据代表性有限、统计口径不准确、研报信息更新不及时)。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