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流动性周报:风险偏好如何定价?
“精选摘要:相对有限。这一定程度降低了居民端理财的负反馈风险,增加了机构端公募的负反馈,使得整体收益率上行幅度小于大级别调整的情况,但过程中的交易盘踩踏更为严重,日内波动明显加剧。此外,银行自营账户对于公募债基的集中赎回增多,这种赎回可能更多是“止损”式的,在加剧市场调整的烈度,但也可能是调整偏后期的。”
1. 期限利差恢复或是风险偏定价的极限观点回顾:短期行情依然承压,当前最重要的是验证长端利率反弹高点逐步降低。
2. 维持“长端收益率下行的胜率并未实质性降低,赔率在调整中有所提升”的判断。
3. 下半年,随着8月后政府债券发行的减少,政策利率下调的重新酝酿,以及基本面压力的兑现,利率下行空间仍有打开的可能。
4. 行情可以布局,不能追赶,短期预期分歧反而是较为合适的布局时机。
5. 短期债市依然承压,陷于风险偏好回升。
6. 细微的企稳迹象有所显露:一方面,10年国债接近1.8%的位置之后,部分买盘重新出动;另一方面,个别交易日权益指数再创新高,但债市调整幅度未再放大。
7. 鉴于市场预期9月初之后,权益情绪可能有所降温,8月末两周可能是债市压力最大的时间窗口,正在艰难调整中度过。
8. 货币政策对于债市调整的关注和维护也有所显露。
9. 资金面宽松的前提下,8月买断式回购操作加量,本周MLF操作继续加量,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的几个交易日之后,逆回购操作也相应加量。
10. 可见,央行操作的维护态度可能已经有所显露,毕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任务依然存在,债务周期出清阶段也需要维持偏低的国债融资成本。
11. 机构行为方面的“负反馈”并未出现。
12. 本轮调整中理财对于公募产品的“预防性”赎回非常明显,这使得:一方面,公募产品的负债端更加不稳定。
13. 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相对稳定。
14. 对于公募产品的频繁申赎也一定程度将净值波动“转嫁”,理财本身的净值波动相对有限。
15. 这一定程度降低了居民端理财的负反馈风险,增加了机构端公募的负反馈,使得整体收益率上行幅度小于大级别调整的情况,但过程中的交易盘踩踏更为严重,日内波动明显加剧。
16. 此外,银行自营账户对于公募债基的集中赎回增多,这种赎回可能更多是“止损”式的,在加剧市场调整的烈度,但也可能是调整偏后期的特征。
17. 期限利差恢复,可能是本轮风险偏好修复定价的极限。
18. (1)短期而言,缺乏清晰定价线索,9月初之前可能是债市调整压力最大的时刻。
19. 只要验证1.8%附近是10年期国债的偏顶部水平,其低于一季度高点的形态,依然可以维持收益率处于下行趋势中的债牛逻辑。
20. (2)中期而言,1年期国债1.35%附近的位置定价合理,风险偏好回升更多反映在期限利差的溢价上,回到50-60BP的水平,已经是去年末极致压缩之前的正常水平。
21. 故10年国债以风险偏好定价期限利差的极限位置,可能在1.85%-1.95%附近。
22. 中长期还是要回归基本面,年内的收益率下行空间依然存在,收益率高点仍可视为布局时机。
23.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