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期货-豆粕专题报告
“精选摘要:下调240万英亩,去年为8610万英亩,同比下降600万英亩。一般而言USDA会在7月报告中调整面积数据,其大致会延用6月末面积报告的数据,而8-10月再根据当年天气及种植情况对面积做小幅调整,最近5年内最高8月单月调整仅在30万英亩,故本次下调240万英亩大超市场预期。本次面积下调市场上。”
1. 一、8月USDA报告利多,美豆阶段性低点或已现USDA8月大豆供需报告超预期利多,其中最大的利多因素在于种植、收获面积的下调,其预估收获面积为8010万英亩,而7月报告中为8250万英亩,环比下调240万英亩,去年为8610万英亩,同比下降600万英亩。
2. 一般而言USDA会在7月报告中调整面积数据,其大致会延用6月末面积报告的数据,而8-10月再根据当年天气及种植情况对面积做小幅调整,最近5年内最高8月单月调整仅在30万英亩,故本次下调240万英亩大超市场预期。
3. 本次面积下调市场上也充斥着质疑的声音,意指USDA对美豆价格进行托底,因为纵观近20多年的历史,本次调整的数值是8月第二高的,第一高是2019年同期下调的340万英亩,但2019年的下调大部分是由于前期种植期天气的原因,小部分是因为大豆价格过低导致最终的弃种。
4. 而今年天气十分优异,理论上8月面积应当与7月接近,但最终却大幅下调,考虑到玉米面积的上涨,今年或许更多归因到部分大豆种植改为玉米,最终导致播种面积低于预期,但这在6月末面积报告中没有体现是令人不解的。
5. 在大部分年份里,8月面积下调后,后续报告中面积维持稳定或继续小幅下调,唯有2012年8月面积下调70万英亩后,10月再度上调110万英亩,未来需持续关注9月、10月报告对面积的调整,预计短期内再度大幅上调的概率不大。
6. 假定这一面积预估合理且未来难有大幅变动,则美豆供需平衡表的压力将大幅减轻。
7. 单产方面由于天气良好,8月报告已经上调至53.6蒲式耳的历史极值,未来再调高的空间正在逐步缩小,即天气方面的利空大部分已经被消化。
8. 而需求方面,虽然中国可能不再采购新季美豆,但美国与其他国家达成的贸易协议中部分包含农产品采购要求,比如和印尼的协议,而美豆FOB报价对比巴西豆又有极大的优势,故未来美豆出口需求虽仍然有下调的空间,但幅度预计也并不大了,从平衡表出发,当前美豆期末库存落在2.9亿蒲的中性预估,其压力大大小于第一次贸易战时期,甚至低于去年的压力,而未来天气端仍有潜在利多。
9. 去年美国天气就是前中段极好,而8月开始陆续转干并保持到9月,当时8月报告中美豆单产同样达到53.2蒲式耳的高位,而在11月下调至51.7蒲式耳。
10. 故虽然当前美豆高单产或是大概率事件,但后续大半个月仍然处于天气敏感期,特别是在收获面积大幅调减的背景下,单产对最终期末库存的影响将会十分显著。
11. 经测算,未来单产每下降0.5蒲式耳,会对产量造成0.4亿蒲的损失,虽然最终传递到期末库存项的调整会打折扣,但无疑加重了未来潜在利多的可能性。
12. 倘若未来3周天气维持良好,则今年美豆的库存压力也比去年同期要小,但若天气方面存在一定变数,则不排除美豆继续向上挑战1100美分上方的区间,故综合来看,CBOT大豆在本次报告出炉后将从偏弱转向中性运行,阶段性低点或已出现。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