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期货-市场点评

“精选摘要:间,正式步入上行通道并不断创下新高,股债间的跷板效应明显增强,近两月的30年国债期货和上证指数间的负相关性较前期大幅抬升,显示市场确实已经由前期的避险模式切换至进取模式,在股市上涨趋势未扭转时,债市压力难言减轻。虽然经济基本面并未显著好转甚至出现边际走弱,但债市已然对基本面数据脱敏。上周公。”
1. 事件:2025年8月18日,沪指创近10年新高,而国债期货市场承压明显,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幅超过1%,创下四个多月以来的新低点。
2. 30年和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冲击2.0%和1.8%关口。
3. 解读:6月下旬以来股债跷板效应明显加强,权益市场走牛给债市带来较大压力。
4. 随着6月下旬上证脱离3100~3400区间,正式步入上行通道并不断创下新高,股债间的跷板效应明显增强,近两月的30年国债期货和上证指数间的负相关性较前期大幅抬升,显示市场确实已经由前期的避险模式切换至进取模式,在股市上涨趋势未扭转时,债市压力难言减轻。
5. 虽然经济基本面并未显著好转甚至出现边际走弱,但债市已然对基本面数据脱敏。
6. 上周公布的7月各项经济数据出现边际走弱,包括社融疲软、新增贷款为2005年7月来首次负增、消费回落、投资加速下滑,均指向内需修复基础依然偏弱、仍待提振,但债市却选择忽略,反而是在A股走强、央企收购存量房信息的扰动下继续调整,说明当前市场核心焦点并非经济基本面数据。
7. 为何债市不交易当下基本面?原因可能在于困扰近年中国经济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今年已经出现了松动转好的迹象,特别是市场预期的走强使得债市不再只看当下。
8. 目前市场预期向好,货币宽松短期难落地,债市缺乏直接利好。
9. 虽然政治局会议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取向未变,但实际的货币宽松可能难以在三季度落地,原因在于基本面虽边际走弱但呈现韧性,只要不发生黑天鹅事件则短期失速下滑的风险不大,且股市预期向好和政府化债带动居民和企业储蓄资金的活性增强,表现为M1和M1-M2剪刀差连续3个月回升,更是减弱了央行短期加码宽松的必要性。
10. 而持续多年的债牛已经使得各期限的利差极度压缩,30年-2年、10年-2年利差均处于近五年来的15.3%分位数,套利空间已经寻无可寻,若货币宽松无法落地,则短端收益率便无法下行并打开套利空间,债市缺乏性价比。
11. 短期债市何时能企稳?拿今年2~3月的股债跷板来对比,当时也是基本面呈韧性、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资金面边际收紧的市场背景,国债期货从2月中旬开始持续调整,直至3月中下旬,随着A股回落、央行加大投放、外围关税风险抬升,债市才得到企稳并重回上涨,可能这一次也是类似,需要看到相关利空力量的缓和。
12. 从调整空间来看,今年2~3月债市调整中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均从最低点上行了约30bp,而这一轮从6月末低点至今才调整了十来个bp、进程近半,各品种基差也并未明显偏离历史规律,显示期货没有超调。
13. 由此来看,或许还需对债市保留一点耐心,等待配置价值的显现。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