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季报:国内宏观经济,关税战引发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反内卷——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A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精选摘要:第二、第三产业资产收益率则出现下降。在前几年研发投入较快上升基础上,2024年中国一些行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和研究强度仍延续上升势头,但部分行业开始转为下降。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已逾5400家,上市公司总体经营业绩对国民经济运行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发挥。”
1. 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和高通胀带来的经济剧烈波动后,全球经济增速逐步趋于明显低于疫情之前十年的平均水平,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十年的平均增速低了更多。
2. 当前,美国与一些经济体达成的贸易协定中的关税税率存在差异且转口贸易面临更高的关税壁垒,低关税驱动的全球化可能宣告结束,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将加速重构,全球经济正在寻求新的平衡。
3. 一些面临低关税、要素资源丰富、产业政策激励大的经济体可能成为FDI和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
4.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运行总体平稳;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可以实现4.7%左右的增长,CPI同比下半年可能转为负增长,PPI全年跌幅可能在3.0%左右,解决加工制造行业“内卷式”竞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5. 从上市公司业绩与宏观经济走势看,2024年,中国服务业延续向上修复态势,但制造业公司的业绩仍明显弱于受疫情影响时期,特别是在PPI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速与名义GDP增速间的背离较为明显,这种状况延续至2025年一季度。
6. 202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总体市场创值能力较2023年下降近40个基点,去年下半年推出的一些宏观增量政策在上市公司微观层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延续下降态势。
7. 分产业来看,在猪肉价格回升带动下,第一产业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明显回升,而第二、第三产业资产收益率则出现下降。
8. 在前几年研发投入较快上升基础上,2024年中国一些行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和研究强度仍延续上升势头,但部分行业开始转为下降。
9. 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已逾5400家,上市公司总体经营业绩对国民经济运行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10. 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强。
11. 未来,应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努力实现支持经济回升向好与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