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机械设备行业事件点评报告:“人工智能+”文件重磅发布,有望加速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落地
“精选摘要: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中国人工智能迈入新阶段,从产业赋能至社会重构。本次发布的《意见》,为国内人工智能发展描绘了至2035年的战略蓝图。从总体要求。”
1. 事件: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目的是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2. 《意见》提出了发展人工智能的总体要求。
3. 1)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
4. 2)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5. 3)涌现一批新基础设施、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新就业岗位等。
6. 4)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7. 《意见》明确了未来10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8. 1)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9. 2)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0. 3)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1. 重点行动一:“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12. 1)加快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
13. 2)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加速“从1到N”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14. 3)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向人机协同模式转变。
15. 重点行动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16. 1)大力发展智能原生技术、产品和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底层架构和运行逻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企业。
17. 2)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
18. 3)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
19. 4)在软件、信息、金融、商务、法律、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
20. 重点行动三:“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21. 1)加快发展提效型、陪伴型等智能原生应用,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
22. 2)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23. 3)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24. 重点行动四:“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25. 1)培育发展智能代理等创新型工作形态,推动在劳动力紧缺、环境高危等岗位应用。
26. 2)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
27. 3)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应用。
28. 4)推动人工智能在繁荣文化生产、增强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中展现更大作为。
29. 重点行动五:“人工智能+”治理能力。
30. 1)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应用,打造精准识别需求、主动规划服务、全程智能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31. 2)推动构建面向自然人、数字人、智能机器人等多元一体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在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安全预警、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2. 3)提升人工智能驱动的监测预测、模拟推演、问题处置等能力,推动构建智能协同的精准治理模式。
33. 重点行动六:“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34.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开源可及,强化算力、数据、人才等领域国际合作。
35. 深化与国际组织、专业机构等交流合作,加强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等对接协调。
36. 共同研判、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应用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可靠、可控。
37. 《意见》提出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
38. 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
39. 中国人工智能迈入新阶段,从产业赋能至社会重构。
40. 本次发布的《意见》,为国内人工智能发展描绘了至2035年的战略蓝图。
41. 从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到重点任务,这份顶层设计体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AI不再只是产业升级的工具,而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新质生产力核心。
42. 六大重点行动领域中,多次提及机器人及相关应用场景。
43. 1)AI+产业:提到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
44. 2)AI+消费:提到陪伴型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
45. 3)AI+民生:提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养老托育助残等。
46. 4)AI+治理:提到构建面向自然人、数字人、智能机器人等多元一体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
47. 本次《意见》的发布,有望加速智能机器人在多种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国内本体厂和核心零部件厂商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48. 机器人本体及应用,建议关注:松霖科技、东方精工、中坚科技、新时达、三晖电气、安徽合力、富佳股份、杰克股份、申昊科技、亿嘉和、优必选、越疆等。
49. 机器人主要零部件,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浙江荣泰、凯迪股份、嵘泰股份、银轮股份、恒立液压、震裕科技、美湖股份、富临精工、信质集团、伟创电气、恒帅股份、卧龙电驱、科达利、兆威机电、江苏雷利、五洲新春、金沃股份、雷迪克、北特科技、中大力德、绿的谐波、丰立智能、兆丰股份、江苏雷利等。
50. 机器人传感器,建议关注:汉威科技、福莱新材、日盈电子、奥比中光、柯力传感、华培动力、东华测试、杭州柯林、安培龙、安利股份等。
51. 机器人轻量化材料,建议关注:恒勃股份、福赛科技、唯科科技、肇民科技、模塑科技、中欣氟材、中研股份、星源卓镁等。
52. 风险提示: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