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旅酒店(600258):盈利指标稳健 2025年预计开店提速 分红有所提升
稳健拓店,全力发展标准管理酒店,产品品牌不断升级。1)2024 年,公司新开门店1353 家,同比+12.5%,符合年初1200-1400 家指引,关店614 家;2024Q4,公司共新开门店401 家,关闭门店147 家,净增家门店254 家。2)门店结构继续升级,全力发展标准管理酒店。全年经济型/中高端/其他(包含轻管理)分别开店298 家/412 家/643 家,关店249 家/101 家/264 家,净增加49 家/311 家/379 家;截止2024 年底,公司旗下经济型/中高端/其他酒店分别为1930 家/2008 家/3040 家,占比27.6%/28.7%/43.4%,另有高端资产诺金/凯宾斯基共计24 家店,由合资公司运营管理。公司全力发展标准管理酒店,2024 年标准管理店新开710 家/同比+55.4%,净开360 家/同比+291.3%。3)分模式来看,2024 年,直营/加盟模式分别新开12 家/1341 家,关店57 家/653 家,净增-45 家/784 家,加盟酒店占比进一步提升;4)分品牌:2024 年,如家酒店净增14 家,如家精选/如家商旅+89 家/+89 家,艾扉/璞隐/逸扉/扉缦分别+46 家/+16 家/+22 家/+3 家,华驿及云酒店分别+311/+67 家;5)截止2024 年底公司Pipeline 1743 家/同比-292 家,其中,标准管理酒店数量943 家/同比+11.2%,为2025 年规模扩张及结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6)产品品牌不断升级,如家酒店4.0 开店67 家,中高端重点迭代如家商旅2.5 及璞隐2.0。
全年RevPAR 同比略降,入住率仍存缺口,但ADR 同比降幅有所收窄。1)2024Q4,公司旗下不含轻管理全部酒店RevPAR 154 元/同比-1.2%,2024 年不含轻管理全部酒店RevPAR 167 元/同比-3.2%。2)分类型看,2024Q4,经济型酒店RevPAR 同比2023Q4/2019Q4 分别-1.0%/-6.9%,OCC 同比分别-0.8pct/-14.2pct,ADR 同比分别为+0.2%/+13.0%;中高端酒店RevPAR 同比2023Q4/2019Q4 分别-4.2%/-18.2%,OCC 同比分别+0.3pct/-7.5pct,ADR 同比分别为-4.6%/-8.6%。轻管理酒店RevPAR 恢复至2019 年76.8%,OCC 同比2019 年-14.2pct,ADR 同比2019 年持平。受季节性影响,公司单四季度BI RevPAR 对比2019 年恢复度有所回落,但ADR 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费用率控制较好,业绩稳健增长。2024 年,1)业绩稳健增长。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2.35 亿元/同比-0.6%,实现营业利润8.93 亿元/同比+3.48%;景区运营业务营业收入5.16 亿元/同比+0.1%,实现营业利润2.27 亿元/同比-7.13%。2)营业成本相对稳健,费用管控较好,其中受OTA 订单同比增加,营销推广人员的增加,以及会员卡销量增加、费用摊销相应增加,销售费用率同比+1.1pct 至7.4%;部分资产折旧到期、子公司长期激励费用下降及公司加强费用管控影响,管理费用率同比-0.4pct 至10.8%;租赁负债减少,及陆续归还银行贷款及财务公司借款影响,财务费用率同比-0.6pct 至4.6%。综合以上,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4%至8.06 亿元。
分红有所提高,2025 年开店继续提速,扁平化架构提升运营效率。1)分红:
2024 年度公司拟分派现金红利4.02 亿元,股利支付率达到49.85%/上年同期为30.90%,分红大幅提高。2)拓店提速:2025 年,公司计划新开酒店1500家/2024 年为1353 家,同时继续提升标准管理酒店及中高端酒店占比。3)扁平化架构:公司已完成组织架构变革,将运营架构由事业部制调整为属地化、集约化的运营体系,共设六个区域经营中心,同步整合中台职能团队,2025 年将以更扁平化的架构全面提升运营效率,赋能门店精细化管理。
投资建议:公司2024 年开店数量符合预期,业绩同比增长,盈利指标稳健,2025 年公司开店节奏将继续提速,持续打造酒店产品力,同时深化属地化运营和数字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由于近年直营店持续呈净关店趋势,带来重要营收来源的直营贡献收入减少,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为78.78/82.03/86.09 亿元,同比+1.6%/+4.1%/+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5/9.76/11.63 亿元, 同比+1.1%/+19.8%/+19.1%,对应PE 分别为21.5x/17.9x/15.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风险;2)多品牌策略及门店扩张效果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