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公用环保周报:公用事业深化价改 气温偏暖影响用气需求
公用事业:完善价格治理机制,引导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再深化。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总体要求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见》明确提出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及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涉及电力、燃气、供水等多个公用事业子领域,既强调各类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又强调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全面夯实价格市场化改革基础。
打通价格传导堵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我国电力、燃气等领域价格市场化已取得显著成果,煤电已全面市场化,绿电全面入市在即,天然气上游价格也基本完全由市场形成。我们认为未来核电、水电、城燃领域电价、气价形成机制有望持续优化,并在更多元、完善的包括现货、期货等交易市场中通过灵活的交易策略增收提效。目前电源侧发电企业及城市燃气定价长期受到较强的政府约束,尤其在能源成本价格波动较强、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终端定价往往呈现价格联动较弱、调节频率偏低的情况,导致电力、燃气在市场价格传导时易发生变化。居民环节水、电、气价一直以来是公用事业领域亟待理顺定价机制的痛点。我们认为居民端公用事业定价机制有望不断完善,带动行业盈利能力企稳。
天然气:1-2 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LNG 进口量创多年新低。2025 年1-2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699.4 亿m3,同比下降3.4%。1-2 月我国天然气产量433 亿m?, 同比增长3.7%。1-2 月受国内暖冬影响,包括居民、工商业等供暖用气需求低迷。在我国国产气供给相对稳定,叠加俄罗斯管道气供气能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LNG 进口景气度出现下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1-2 月份,我国LNG 进口量1059.6 万吨,为自2019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我国对美天然气加征34%对等关税,美气占比较低可替代性强。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 日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2024 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4260.5亿方,中国进口美国LNG 进口量约416 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1.4%。我国约从20 个国家进口LNG,2024 年美LNG 占中国LNG 进口总量的5.4%,排名第5。前四名为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马来西亚。原产美国的进口LNG 此前已被加征15%关税,此次加征34%关税后,美LNG竞争力大幅削弱,进口至国内的量可能进一步下降。2025 年2 月,卡塔尔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我国最大的LNG 来源国,进口量为168 万吨。多元进气结构降低单一进口国成本上升风险,稳定我国综合用气成本。
投资分析意见: 1)电力:水电:大水电具有梯级联调的增发效益,2024 年底高蓄能保证今年发电能力,一季度业绩有望取得开门红,推荐川投能源、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华能水电。绿电:绿电环境价值释放,新能源全面市场化后风电盈利能力更为稳定,建议关注新天绿色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龙源电力、华润电力、三峡能源。核电:2022-2023 核准新增10 台机组,2024年核准11 台再创新高,看好核电企业成长性,建议关注中国核电、中国广核(A+H)。火电:容量电价与辅助服务市场化定价等政策的连续出台,有利于稳定火电综合盈利能力。燃料成本和财务费用还有下降空间,推荐申能股份、华电国际、建投能源。2)天然气:降本+居民气价改利好城燃公司盈利能力回升,推荐优质港股城燃企业新奥能源、香港中华煤气、华润燃气、中国燃气、昆仑能源。同时推荐产业一体化天然气贸易商新奥股份、新天绿色能源、九丰能源、深圳燃气。3)环保:受益化债+互换便利推进,关注业绩稳健的高股息标的,推荐洪城环境、永兴股份、瀚蓝环境、兴蓉环境、军信股份、粤海投资、绿色动力;欧盟生物航煤政策实施在即叠加UCO 出口退税取消,建议关注SAF 标的嘉澳环保、海新能科、鹏鹞环保,UCO 原料端建议关注山高环能、朗坤环境。4)氢能: 制氢环节:建议关注华电重工、华光环能;氢管网建设+储氢环节:建议关注中泰股份、冰轮环境;燃料电池系统:建议关注亿华通。
风险提示:1)政策节奏低于预期;2)煤炭、天然气价格波动;3)顺价执行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