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行业周报:中航工业“十四五”规划攻坚全面启动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处于下游需求迅速增长阶段,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国内新材料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所谓“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产业属于基石性产业,是其他产业的物质基础。我们筛选了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持续挖掘并追踪处于上游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新材料公司。
1)电子信息板块: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 材料等。
板块动态:
4 月12 日,格隆汇:据央视,近日,紫金山实验室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25 全球6G 技术和产业生态大会上,首次公开了最新构建的全球首个6G 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该设施围绕6G 六大应用场景进行技术验证测试,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较5G 提升10 倍以上的极致连接能力和高精度目标感知新能力。
4 月16 日,SEMI:据日经新闻报道,台积电即将完成面板级先进芯片封装(PLP)的研发,并计划在2027 年左右开始小批量生产。为满足对更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面板级先进芯片封装将使用可容纳更多半导体的方形基板而非传统的圆形基板。
2)航空航天板块:重点关注PI 薄膜、精密陶瓷、碳纤维。
板块动态:
4 月15 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4 月14 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京召开2025 年一季度经营分析会,总结一季度总体经营情况,分析问题、研判风险,部署二季度重点工作,推进“十四五”胜利收官,推动“十五五”顺利开局。一季度工作实现“开门红”,重大任务取得标志性成就,“十四五”规划攻坚全面启动,生产交付季度目标全面达成,主要经营指标稳中向好,风险化解实现阶段性进展。
4 月19 日,中国航天报:4 月19 日6 时51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1 星~06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长六改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全箭为两级半构型,500 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5 吨。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1 星~06 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该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本次任务中,长六改火箭首次采用壁挂式布局实施一箭多星发射任务。2025 年,长六改火箭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0 次发射。
3)新能源板块:重点关注光伏、锂离子电池、质子交换膜、储氢材料等。
板块动态:
4 月16 日,隆基绿能:近日,隆基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4)生物技术板块:重点关注合成生物学、科学服务等。
板块动态:
4 月17 日,参考消息: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 月8 日报道,美国国会的一个委员会说,中国正迅速主导生物技术领域,除非美国在未来三年采取有效行动,否则美国可能会永远落后。美国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8 日在一份报告中说,国会应在未来五年内投资至少150 亿美元支持生物技术研究,并采取其他措施支持美国制造业,同时禁止美国企业与中国生物技术供应商合作。报道称,为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还需要与世界各地的盟友和伙伴合作。
5)节能环保板块:重点关注吸附树脂、膜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板块动态:
4 月1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4 月1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 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工作任务:重点行业领域能效监察。按照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准以及能效标杆水平、基准水平等要求,对钢铁、炼化、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行业领域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力争实现行业企业全覆盖。重点用能设备能效监察。按照产品设备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以及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等要求,对纳入重点行业领域能效监察的企业开展电机、变压器、风机、泵、空压机、工业锅炉等工业设备节能监察,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督促企业淘汰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定值的低效设备。2024 年度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监察。对2024 年度工业节能监察中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开展“回头看”。对未按照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新材料受到下游应用板块催化,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维持新材料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替代技术出现;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欧美的技术封锁风险;贸易政策变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