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报告中国电子行业:“对等关税”:特朗普的“七伤拳”对于科技产业链影响分析

中国电子行业:“对等关税”:特朗普的“七伤拳”对于科技产业链影响分析

时间2025-04-12 10:00:02浏览5

中国电子行业:“对等关税”:特朗普的“七伤拳”对于科技产业链影响分析

特朗普政府正式启动“全面对等关税”措施税: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与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征收额外的关税。中国被加征34%的额外关税(总关税为54%),中国台湾32%、泰国37%、欧盟20%、日本24%、韩国26%、印度27%等。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第二任期更为激进、覆盖范围更广、税率更高、进展更快,同时预计对于产业链以及全球经济冲击也会更为严重。面对关税,企业面临将四种对应策略:内部消化成本,供应链承担,向终端市场转嫁或转移供应链。
半导体豁免以保护美国核心领域:此次关税体系在半导体领域设置"战略豁免区",涵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核心品类。这种结构性豁免凸显美国半导体产业"代工依赖症"——台积电与三星仍承担大部分的先进制程产能。豁免政策虽暂时缓解CGPU 等核心部件供应压力,但服务器PCB,液冷,电源等材料关税将推高数据中心建设成本12-23%,预计导致北美IDC 项目建设周期延长。
消费电子产业面临系统性冲击:手机端,关税将传到给消费者,预计消费者对高端机型涨价接受程度更高,对于低端机型影响更大,会带来换机周期延长。以苹果产业链为例,其中国供应商网络涵盖从模块组件到整机组装(90%)的全链条,即便越南等转移产能也面临46%的追加关税。供应链将持续往印度转移,但受制于印度供应链成熟度不足和利润空间压缩极限。苹果将无法保持45%的高额利润,预计苹果将让全球消费者承受关税。iPhone 系列或将启动全球调价机制,预计iPhone 平均零售涨幅123 美元,高端机型或将涨幅更多。在关税正式实施前,仍有游说成功获得豁免的可能。
供应链转移以缓解,消费者仍需承担部分:美国家电同样也严重依赖海外供应链,美国本土制造业面临"战略物资关税困境":钢材、铝材、电子元器件等基础材料关税形成复合成本压力。美的等企业通过“中国设计+海外制造”方式继续规避关税占领美国市场。惠而浦等企业虽也通过墨西哥产能转移规避部分关税,但墨本土供应链配套率不足42%,导致部分白电产品仍将被迫提价6-8%。这种供应链"近岸化"的有限收益,正催生“分期租赁”,“先买后付”等新型消费金融模式,以缓解终端市场价格传导压力。
供应链博弈与关税反制:中国新能源车,光伏,工程机械,纺织业以及生物医药遭受美国关税打击。中国采取"精准反制+战略防御"组合拳:1)对美能源(LNG+原油)及农产品(大豆+玉米)实施阶梯式关税;2)强化稀土、镓、锗等战略资源出口管制,并将美科技企业纳入监管清单,反制工具箱持续扩容。
风险
1)地缘政治风险 2)需求不及预期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生猪标肥价差继续收窄 关注美国农业部种植面积报告 国泰海通(601211):打造国际一流券商 看好远期ROE中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