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迁新材(605376):业绩符合预期 主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光伏铜代银加速推进
下游需求复苏&产品结构改善提升盈利,业绩加速修复营收端:镍粉24 年实现营收6.8 亿元,yoy+36.85%;销量1421 吨,yoy+35.97%,大幅提升;平均销售单价48.2 万/吨,yoy+0.6%。年报口径铜基产品将铜粉与银包铜粉合并,24 年铜基产品共实现营收1.2 亿,销量150.6 吨。
利润端:24 年镍粉/铜基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4.36%/18.63%,镍粉毛利率yoy+6 pcts,在受技改影响之下毛利率提升仍然明显,主要由于下游市场需求复苏以及产品结构改善。原料端:24 年镍价中枢下移,全年均价13.2 万/吨,同比-21.3%。费用端:24 年因部分研发课题结束、新项目尚未大量投入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30 万,其他费用相对稳定。非经常性损益方面,24年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准备共计1344 万元。最终录得24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91%/9.25%,yoy+ 5.87pcts/+13.94pcts。
库存:从2023 年末的4.35 亿元减少至2.89 亿元,同比下降33.53%,高价镍库存逐步消化。
MLCC 行业开启成长新周期,有望持续提振高端镍粉需求24 年消费电子市场持续复苏,AI 应用终端高功能化发展趋势驱动消费电子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据IDC 数据,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 亿部,同比增长6.4%,24 三星电机MLCC 营收同比增速为15.9%,24 前三季度日本村田营收同比增速为11.7%,MLCC 行业销售额和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同时AI 服务器驱动微型化、超高容MLCC 需求量不断攀升,公司自主研发的小粒径纳米镍粉凭借其技术适配性,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小粒径 高端镍粉销量开始逐步回升,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光伏铜代银产业化进程加速,公司有望受益新一轮产业趋势光伏应用领域,公司依托核壳结构双金属粉体制备技术,协同下游客户加速开发兼具高导电性能与低银含量银包铜粉迭代产品,并挖掘铜代银电极技术在光伏领域的应用潜力,助推光伏产业成本效益优化。公司掌握PVD核心制粉工艺,MLCC 用铜粉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同时公司对铜粉的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新一轮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中或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考虑下游MLCC 行业成长预期和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我们上修盈利预测,预计25-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3/3.8 亿元(25/26 年前值为2.2/2.7 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存货管理和跌价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