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报告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系列报告(一)

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系列报告(一)

时间2025-04-26 11:00:02浏览5

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系列报告(一)

投资要点
按照不同分类方法,人身险可以分为以下种类:1)按保障责任划分: 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年金保险;2)按设计类型划分: 普通型、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
40 年间中国人身险产品历经多次变迁,从单一保障到多元保障+长期储蓄。 1)简单寿险产品时期(1980-1998):自1980 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至上世纪末,中国保险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恢复初期的独家经营阶段,二是随后的三足鼎立阶段,三是初步形成保险市场阶段。1982 年行业复业初期以简易人身险和企业养老保险为主。随着1992 年代理人模式被引入中国大陆市场,个人产品开始出现。该阶段的人身险产品形态相对简单,主要是由于保险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有限,且保险公司产品开发和管理能力较低所致。1996-1999 年期间,受存款利率连续下调影响,寿险预定利率上限由6.5%降至2.5%。我们认为,预定利率的连续下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后续寿险保单利差损的不断扩大,但是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在低预定利率的背景下,简单人身险产品费率较之前有了大幅提高,价格提升从而降低了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2)新型人身险产品时期(1999-2012):受低预定利率影响,传统保障型寿险产品价格高企难以吸引客户,保险公司为了应对销售困难的局面,先后开发投连型、分红型、万能型等具备投资属性的新型产品以提高人身险产品吸引力。在此期间,人身险市场上新型险种赶超传统险种,成为人身险保费增长主要动力。截至2007 年,新型人身险产品保费收入占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已高达69%。2008 年经济危机叠加2009 年保险新会计准则实施,使新型产品销售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分红险“一险独大”。与此同时,健康险得到快速发展,2009 年至2013 年健康险保费收入自574 亿元增长至1124 亿元,复合增长率18.3%。 3)健康险和万能险更迭时期(2013-2019):①经济发展带来健康险刚需提升,加之2013 年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提升至3.5%,使得健康险产品定价出现下降空间。环境变化+政策支持导致在2013-2019 年间健康险年复合增长率达35.9%。②多项政策助力重疾险蓬勃发展,2014 至2018 年重疾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重疾险年度新单保费收入由313 亿元增长到106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7%,但2019 年重疾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速-5.9%,首次出现负数,重疾险销售出现了疲态。③结合线上渠道,抓住市场空缺,2016 年众安保险推出的百万医疗险—“尊享e 生”代表了百万医疗险火爆的开端,此后百万医疗险产品又多次迭代、升级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④政策与资本市场表现促进万能险迸发生机,但随后宝能系利用万能险资金对万科股权大额举牌的事件,加之政府出台“保险姓保,监管姓监”限制中短存续产品,监管层面再次回归严控风险的要义,使万能险产品由盛转衰。 4)疫情后健康险、养老险、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等产品争相发展时期(2020 年至今):①重疾险遭遇滑坡,面临转型升级挑战。②惠民保产品横纵向开花,目前已在多个城市覆盖落地并迭代升级,但有诸多痛点亟需解决。③百万医疗险产品仍是医疗险主流产品,但增长缓慢。2019-2023 年,商业健康险保费从7066 亿元增至9035 亿元,而在增速上,则从2019 年的29.7%降至2023 年的4.4%。④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拉开第三支柱加速发展序幕。2022 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基础框架: 个人账户制+税收优惠政策。⑤资管新规重塑理财环境,监管屡次下调传统险预定利率,增额终身寿险在进入国内多年后迎来发展机遇。2014年,增额终身寿险在中介渠道出现;2015 年增额终身寿出现升级产品,但仍不作为市场主流形态;直至2021 年后,在多重因素的催化下,增额终身寿成为人身险市场主销资产类产品。⑥为了应对逐步加大的利差损风险,保险公司开始积极从产品层面转型,试图通过转型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来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分红险发展开始迎来春天。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权益市场波动,新单保费承压。

石化化工交运行业日报第55期(20250422):看好国产PEEK材料在医疗和机器人领域的广阔发展空间 3月分煤种&分国别进出口煤炭点评:褐煤进口逆势提升 蒙俄托底弥补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