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深度报告:复盘2018 再看当下电力燃气投资价值
其中水电表现最为优异,全年跑赢沪深300 指数20.88 个百分点,火电全年跑赢沪深300 指数15.63 个百分点,并在3 月初-年底区间实现20.30 个百分点超额收益,区间表现优于水电。
与电力行业相对收益突出、绝对收益一般相比,港股燃气板块逆势实现了绝对收益。从3 月初的贸易摩擦开始发生时,港股燃气行业指数相对年初累计收益率2.57%,跑赢恒生指数0.84个百分点;年底时,港股燃气行业指数相对年初累计收益率13.77%,跑赢恒生指数30.19 个百分点。即从2018 年3 月初到年底,港股燃气行业指数跑赢恒生指数29.35 个百分点。
2018 年电力和燃气的优异表现并不仅是防御性的体现,其中也有板块自身的基本面因素助力:
火电方面受益于2017 年煤电标杆电价的提升,且2018 年9 月份起港口煤价同比降低,盈利改善系实现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2018 年汛期来水改善的助力之下,除桂冠电力以外主要水电公司均实现了2018 年全年业绩的同比提升;燃气则受益于大气污染治理、煤改气的推进,天然气消费量保持高速增长,此外国家部署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等措施,带动行业估值提升。
映射2025,如何看待当下电力燃气投资机会
2018 年在外部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内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及鼓励内向型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用电的稳步增长。展望2025 年,若关税落地,外贸出口压力难以避免,但考虑到近年来用电增长主力:城乡居民、电力行业、批零行业用电量更具韧性且与内部需求更具相关性,新兴高耗能产业的用电量也已经成为我国用电增长的新增长极,且外部压力下宏观逆周期政策或将发力,我们认为用电量增速仍将具备充足的韧性,全年用电预期将维持5~6%的增长。
如果经济需求表现不佳,在没有类似“十三五”初期煤改气拉动因素的情况下,天然气需求增长也可能存在一定压力。但地区差异化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随着国家持续推进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将会得到一定支撑。此外从出口金额/当地GDP的指标表现来看,沿海地区出口占比较高,中西部地区内需拉动因素更高,受到出口影响较小。
把握不确定市场中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短期来看,煤价同比显著降低助力火电对冲电价下滑的影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得行业公用事业属性回归的预期也将更加清晰,建议关注电价降幅较小区域的火电平台,及优质火电转型主体,看好华电国际、华润电力、华能国际、福能股份及部分长三角煤电运营商。
水核作为防御性资产的代表,历来在市场偏弱期间是防守优选方向。当前在来水修复预期下,水电全年业绩展望依然积极,且当前以长江电力为代表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达到阶段性高位,水电估值性价比值得关注,推荐关注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和中国核电。
港股城市燃气公司一直相对稳定的分红派息,股息回报率较为可观,且中长期而言具备优于水电的成长性,建议关注昆仑能源等港股龙头城燃主体。
风险提示
1、电力供需恶化风险;2、天然气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3、风况、光照资源与来水不及预期风险;4、煤价非季节性上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