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12周):脑机接口被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 行业成长空间可期
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被医保局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2025 年3 月12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首次将脑机接口技术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指南中设立了侵入式脑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多个收费项目,为将来脑机接口技术迈向成熟后快速铺入临床打下基础。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仍处早期,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张。根据Precedence Statistics 的统计与预测,2023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为23.5 亿美元,至2033 年将提升至108.9 亿美元,对应2023-2033年CAGR 为17%。而国内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目前仅为10 亿元左右,预计2040 年将超过1200 亿元,对应2024-2040 年CAGR 为26%。海内外脑机接口技术目前仍在应用落地的初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政策的支持以及临床试验的推进,预计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很快进入迅速增长的阶段。同时,我们以Neuralink、强脑科技、博睿康科技等国内外脑机接口相关公司为例,列示了脑机接口当前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部分进展;建议关注翔宇医疗在脑机接口相关业务的早期布局。
投资策略:继续推荐创新药械和AI 医疗主线。高质量的研发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创新药械在国内的商业化放量已经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对外BD 的收益以及潜在的海外商业化收益会是板块持续的增长动力,我们持续看好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和出海潜力的公司,建议关注:
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三生制药、康诺亚、和黄医药、泽璟制药、迪哲医药等。耗材板块的集采仍在推进过程中,骨科等部分细分领域已进入集采后周期,建议关注低估值的龙头公司:爱康医疗。医药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期,AI 将改变药物研发、医学影像、多组学诊断、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建议关注AI+医疗相关公司:金域医学、华大智造、祥生医疗、成都先导等。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