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报告医药生物行业:NIH数据跨境管控升级对创新药影响几何?

医药生物行业:NIH数据跨境管控升级对创新药影响几何?

时间2025-04-11 16:30:02浏览6

医药生物行业:NIH数据跨境管控升级对创新药影响几何?

事件:
数据跨境管控升级。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办公室网站发布增强NIH受控访问数据安全措施,自2025 年4 月4 日起禁止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受关注国家机构访问。
投资要点:
美国数据管控升级,中国创新药研发面临挑战。美国首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全面禁止中国访问人类基因型-表型数据库(dbGaP)、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等核心生物医学资源。此举基于美国总统拜登于2024 年2 月28 日签署并发布了《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士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行政命令》。我们认为中美科技脱钩从硬件制裁向数据壁垒升级,直接切断中国80%癌症机制研究的数据来源,并影响90%的高分论文的基因表达数据调用。
当前国内肿瘤样本数据分散于3000 余个“信息孤岛”,共享率不足5%,自主数据库数据量仅为美国的1/3,国际认可度不足15%。数据断供不仅导致精准医疗领域研发进度受阻,更可能使中国药企在BD 合作中面临技术障碍与合规风险以及潜在项目延期损失的风险,全球竞争力将会面临重构压力。
中国创新药企业急需搭建本土数据平台建设,是破局关键路径。为突破数据封锁,中国正加速构建自主生物医学数据平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支持生物数据资源整合。国家生物信息中心通过整合分散的临床数据资源,建立生命与健康大数据汇交存储、安全管理及开放共享体系,目标建成国际领先的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企业层面,华大基因依托“国家基因库”存储400PB 数据,虽结构化数据占比不足30%,但通过与国内医院继续的合作,也将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疾病数据库;阿里健康则聚焦肿瘤数据库建设,覆盖病种达美国的四分之一。我们认为未来需进一步强化AI 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提升数据挖掘效率,同时推动数据标准化与共享机制创新,形成可替代NIH 数据库的本土化支撑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与自主研发的双轮驱动突围。在数据替代战略中,国际合作与自主研发成为两大核心抓手。一方面,中国应该积极拓展与欧洲、日本等地区的合作,通过共享数据或联合研发弥补数据缺口,并参与国际数据共享联盟,探索合规数据获取路径。2024 年我国就提出《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此举目为推进国际数据治理与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加大在基因测序、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投入,需持续强化原创性技术突破,降低对外部数据的依赖,同时构建全球化研发网络,分散数据风险。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美国数据管控升级尽管短期面临挑战,但中国创新药产业有望通过“政策-企业-技术”协同发力重塑全球竞争力。建议重点聚焦三大核心赛道:自主研发能力强的技术输出型企业(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百济神州),其技术平台与管线储备可支撑长期增长;数据资源整合能力突出的平台型企业(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其本土化数据库建设将加速替代海外资源;国际化布局领先的创新龙头(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其全球BD 网络与差异化技术可降低数据封锁影响。同时关注政策催化下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企业从“单一资产授权”向“技术平台合作”的模式升级,把握数据替代与全球创新网络重构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风险提示:数据跨境管控持续升级的风险,国内外政策变动风险,中美贸易扰动的风险。

浦发银行(600000):盈利能力改善 资产质量提升 通信行业行业点评报告:内生动能 估值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