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报告流动性观察第108期:3月金融数据前瞻及4月流动性展望

流动性观察第108期:3月金融数据前瞻及4月流动性展望

时间2025-04-17 07:30:01浏览3

流动性观察第108期:3月金融数据前瞻及4月流动性展望

3 月末票据利率走出“翘尾”行情,信贷投放强度季节性回升,PMI 等先行指标表现向好,预计3 月贷款同比多增。资金层面,3 月资金面“先冷后暖”,跨季后流动性边际转松,国股行资金融出规模回升,广谱利率下行。往后看,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强的扰动下,料央行或维持资金面相对偏宽松,并将灵活运用逆周期货币政策调节工具予以对冲潜在风险。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对3 月金融数据及4 月资金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 预计3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2 万亿,同比略多增总量层面,3 月信贷投放强度季节性回升,预计新增规模可实现同比多增。3 月作为传统信贷投放大月,叠加春节扰动消散,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度回升,贷款读数一般会有环比较大幅度回升。从高频数据看:3 月票据利率中枢上移,月末再现“翘尾”行情。1M 转贴利率中上旬小幅下行,下旬上行冲高,月末一周1M、3M 转贴利率分别自1.8%、1.57%上行至2.13%、1.7%,1M、3M 转贴月日均利率分别为1.67%、1.5%,环比2 月分别上行104bp、15bp。3 月份票据利率“先下后上”走势指向贷款投放节奏“前低后高”,月初短贷到期致使负增压力较大,下旬贷款投放强度明显提升,或压降低息票据为表内贷款腾挪空间,预计全月票据贴现融资负增长。
综合看,预计3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 万亿,同比略多增,对应贷款增速7.3%附近,环比2 月基本持平。今年1Q 合计新增人民币贷款9.3 万亿左右,与去年同期相当,开年旺季贷款投放强度不减。
结构层面,对公贷款仍是信贷增长主力,零售“降价促销”延续,居民融资需求仍待修复。
1)年初以来,贷款投放“对公先行”,“压舱石”作用突出。
一方面,高频数据指向3 月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度向好,基建等领域开复工或带动相关对公中长期融资需求回暖。3 月中采制造业PMI 录得50.5%,环比2 月提升0.3pct,其中生产、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51.8%,环比2 月分别提升0.1、0.7pct,产需指数均有进一步扩张。高频指标表现方面,3 月石油沥青、螺纹钢装置开工率、水泥发运率周均值分别为27.2%、41.5%、36.1%,环比2 月分别提升1.4、4.4、19pct,指向基建等领域经营投资景气度有一定程度回温,3 月对公中长贷投放环比改善。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置换债发行节奏有所放缓,预计化债因素对信贷拖累有所减轻。3 月地方政府债净融资8792 亿,环比2 月少增3935 亿;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净融资3830 亿,环比2 月少增3993 亿,置换债发行放缓对存量贷款消耗有所减轻。
需要注意,3 月信贷投放多增主要受春季建筑、基建等企业集中开工复工,带动相关融资需求增多,有相当强的季节性因素。同时,临近月末时点,部分银行通过法人透支、福费廷等对公短贷冲量现象依然存在,实体融资需求修复及信用活动扩张的持续性、稳定性料与去年同期相仿,并可能在未来形成压制。
2)居民贷款方面,按揭投放相对稳定,消费贷降价促投放情况普遍,预计零售端读数环比改善,同比持平或多增。其中:
按揭或延续稳步投放态势。房地产步入“金三银四”传统销售旺季阶段,克而瑞地产研究表示,百强房企3 月销售操盘金额环比增长69%、同比降低11%,房地产市场仍处在“止跌回稳”状态,但销售景气度环比改善。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3 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上涨0.17%,同比上涨2.63%;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59%,跌幅较上月小幅走阔。整体来看,核心城市房地产“小阳春”成色较好,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回温,有望对按揭投放形成一定支撑。
非房消费贷“以价补量”延续。融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显示,2 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环比1 月下降7bp,且大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都已低于3%,个别银行甚至下探至2.5%左右,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倒挂”。现阶段,居民就业、收入等长周期变量未出现实质性改善情况下,消费需求修复相对缓慢,非房消费贷“以价换量”特征明显,预计3 月居民短期消费贷读数亦可实现同比多增。
往后看,预计消费贷投放向“量价均衡”过渡。一方面,消费贷“价格战”有所降温,“以价换量”营销模式难以持续。据《证券时报》报道,国股行将于4月起上调信用消费贷产品利率至3%及以上,以减少“内卷”所造成的风险上行。另一方面,伴随各类促消费政策加码,有望带动居民端存量消费需求逐步释放。特别是,考虑到贸易摩擦等外部不确定性明显升温,促内销将成为经济稳定循环的重要抓手,未来促消费的各类政策均存在进一步加码可能。虽然短期看零售端融资需求修复进程相对缓慢,但全年看,消费类信用活动料可以做到强于去年。
二、 预计3 月新增社融5.1 万亿左右,增速8.2%,同2 月持平表内贷款、政府债是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3 月社融新增5.1 万亿左右,较去年同期多增3000 亿左右,增速8.2%,同2 月持平。拆分看:
(1)表内信贷:结合往年同期非银、境外贷款数据,预计3 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量3.3 万亿左右。
(2)未贴现票据:3 月各期限转贴现利率环比2 月均有上行,表内票据或较大幅度负增长,月内未贴现预估3000 亿左右。
(3)直接融资:Wind 数据显示,3 月政府债合计净融资规模1.48 万亿,同比多增1 万亿,发行节奏明显靠前。3 月公司债、企业债、中票、短融等信用债合计净增-931 亿左右,IPO、定增等合计融资578 亿。
三、低基数下预计M1、M2 增速环比改善
预计M1 增速环比改善。3 月末财政开支强度加大,政府存款向居民、企业端转移,对M1、M2 读数形成支撑。同时,年初以来政府债发行提速,1-3 月地方债累计净融资2.6 万亿,同比多增1.7 万亿,其中用于置换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净融资1.3 万亿,同比多增1.2 万亿。伴随政府债资金拨付落地,城投等相关企业账面资金情况或有所改善。以货币统计新口径测算,2020-2024 年3 月M1 增量均值2.6 万亿,环比2 月多增4.4 万亿。今年2 月,居民活期存款负增长,M1 当月减少3 万亿,创近年同期新低。基数效应叠加季节性因素影响,预计3 月M1 余额较大幅度正增,增速环比2 月有所提升。
预计M2 增速相对稳定,银行存贷差缺口收窄。① 季末财政多支少收,推动M2 扩容,2020-2024 年3 月财政存款增量均值7341 亿,环比2 月少增7039亿;对应看居民、企业存款端,3 月增量均值分别为2.5、2.4 万亿,同比多增
1.2、3.2 万亿。季末财政“补水”对M2 增长形成较强支撑。② 普益数据显示,截至4 月7 日统计,3 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28.9 万亿,较2 月末减少9923 亿,规模同比多减974 亿,季末理财资金回流强度较去年同期略多。参考往年社融、M2 增长情况,基于前期5.1 万亿左右社融预测,预计3 月M2 增速维持在7~7.1%左右。
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数据显示,2020-2024 年3 月四大行、中小行存款-贷款增量差均值分别为2 万亿、6000 亿,分别较2 月份改善2.1 万亿、2386 亿,历史数据显示3 月份银行存贷增长匹配度有所提升,大行负债端资金压力边际缓释。
往后看,年度利率自律机制工作会议或于4 月召开,不排除进一步强化中小区域性银行存款定价自律管理,缩小区域间、机构间实际执行利率的差异,从而防止存款争揽“内卷”无序竞争,达到管控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减轻机构间“存款搬家”的目的。
四、预计4 月资金面“稳中转松”,降准降息等逆周期调节政策或加码3 月后半程资金面边际转松,货币市场利率见顶回落。短端资金层面,3 月DR001/007 月均值分别为1.77%、1.88%,环比2 月分别下行10bp、13bp,DR-OMO 利差均值38bp,环比2 月收窄13bp。月内央行逆回购累计净回笼基础货币3622 亿,回笼规模较上月下降6051 亿。CFETS 数据显示,3 月国有行、股份行隔夜资金日均融出规模分别为1.9 万亿、588 亿,环比2 月多增8543、223 亿。季末财政多支少收,叠加存款季节性多增,大行负债端资金压力缓释,融出意愿边际回升。
中长端资金层面,3 月存单利率整体呈波动下行走势,AAA 级1Y-NCD 自月初2%下行至月末1.88%,下行幅度12bp。NCD-DR 利差日均值为8bp,较2 月走阔25bp,资金曲线形态修复,结束倒挂状态。
从政策环境看,央行“总闸门”出现转松迹象,月内MLF 投放4500 亿,对冲3870 亿到期后净投放630 亿,也是自2024 年7 月以来的首次超额续作。此次MLF 投放模式转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模式一致,指向MLF 利率的政策属性退出。在3 月税期已过的背景下,超额续作MLF 推动了MLF 中标利率的下降,使其更加贴近市场1Y NCD 价格,预估3月MLF 平均中标利率介于1.9~2.0%之间,反映出央行“总闸门”把控边际转松,中长期资金利率走势也出现见顶回落迹象。
从供给层面看,3 月存单净融资1.1 万亿,同比多增1.04 万亿,其中大行存单净融资1 万亿,同比多增1.1 万亿,季末大行贷款投放强度上升,存单发行诉求有所升温。
从需求层面看,CFETS 数据显示,3 月存单二级市场净买入规模1.1 万亿,环比2 月小幅多增384 亿;其中货基全月净买入存单6184 亿,环比2 月多增1.1 万亿,伴随资金市场利率曲线逐步修正,非银产品对存单配置强度逐步提升,对存单利率亦形成向下压制。
展望4 月及后续流动性,因外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货币政策取向或从“稳中从紧”转向“稳中偏松”,各类逆周期调节政策或有加码,整体市场流动性维持稳定充裕,较难出现明显波澜。
从央行角度看,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复杂局势,需要保证各类金融子市场流动性充裕,避免因流动性丧失导致的风险事件发生。4 月初,市场流动性自发宽松,进入中旬后,面对全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大税期,以及政府债券发行、理财出表等因素,市场流动性倾向于收缩,届时央行大概率将予以对冲,以保证市场整体流动性充裕。
从货币政策的安排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降准>OMO 降息。近期《人民日报》发文表示,“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望加码。我们认为:
① 目前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价格激励机制弱化,再贷款(1.75%)定价偏高,已经高于主流银行核心负债成本。考虑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激励性,其价格存在较大下调空间。因此,预估以再贷款为代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能够较快下调,降息幅度或在25bp,能够部分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
② 针对降准而言,无论是全面降准还是国股银行的定向降准,均需视市场流动性环境考量。过去10 年间,有25%的概率在3-4 月份实施降准,我们认为鉴于当前外部形势的复杂度,通过降准释放积极信号的可能性在加大,4 月中降准进入观察期。
③ 对OMO 利率来说,现阶段其影响面相对广泛,“OMO-LPR-存款挂牌”利率或存在联动机制,以当前银行业经营形势看,政策选择或相对后置。或优先考虑4 月利率自律会议对银行负债成本管理。
④ 针对资本市场波动变化,稳定资本市场的两项工具不排除进一步加码可能。
从银行角度看,加强银行负债成本管理各项举措出台必要性更强。我们观察1季度银行经营,综合负债成本偏高问题困扰银行业,银行经营中面临负债成本管理的压力包括但不限于:① 核心负债资金不平衡的存款分流,中小银行存款定期化;② 同业负债定期化,加权利率走高;③ 被迫追逐结构性存款、国库定存等高成本主动负债。因此,我们预估下一阶段管控银行体系负债成本,或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强化对中小银行的利率自律管理,促进其与国股银行平等竞争,避免经营中资产负债倒挂的潜在资金空转压力 。第二,在前期非银同业活期利率自律管理的基础上,适度推动同业定期自律规范,缓解同业负债结构恶化导致的负债成本走高。第三,对主动型、高成本一般负债进一步强化自律管理,可能包括: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和协议存款管理的进一步优化。
往后看,资金面虽有扰动,但政策料偏暖。一方面,4 月是传统存贷增长小月,银行贷款投放强度季节性回落,对体系内超储消耗减轻,同时缴准因素对银行流动性扰动减弱,2020-2024 年4 月法定准备金月均减少3725 亿,环比3 月减少8559 亿,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正向贡献。另一方面,4 月政府债发
行节奏预计较3 月有所放缓,结合历史月度发行节奏看,预计4 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回落至万亿以内,环比3 月少增5000-6000 亿。同时也需关注特别国债的发行进度。
从存单利率走势看,供给方面,4 月信贷投放减弱、政府债供给与拨付时差,存单到期2.48 万亿,环比3 月峰值下降4710 亿,银行4 月存单发行强度或环比回落。需求层面,回顾近两年二级市场存单净买入强度,4 月买盘规模环比3 月均有多增,其中理财负债端季节性扩容为存单配置主力,对存单利率向下的压制力量不减。结合当前利率期限结构,银行或借NCD 价格偏低,拉长存单发行久期,以此减轻错配。同步,考虑到MLF 操作模式改为多重价位中标,不排除4 月MLF 中标利率进一步小幅下移。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节奏偏慢,市场预期改善不及预期,信贷社融数据走弱。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中国板式家具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电力设备行业研究周报:金龙羽拟建固态电池量产线 关注优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