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报告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深蓝崛起 海洋强国开启新纪元

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深蓝崛起 海洋强国开启新纪元

时间2025-03-29 11:44:56浏览6

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深蓝崛起 海洋强国开启新纪元

政策指引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深海科技发展。201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中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2025 年3 月12 号,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标志着这一战略性产业进入国家顶层设计框架。近年来,各省市也积极响应海洋强国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海洋经济。
深海装备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着临海大国的经济与安全。目前人类对于深海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大量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作为海洋强国建设支柱产业,深海装备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是支撑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安全保障事业的“脊梁”。据2024 年赵羿羽等人在《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当前国际已形成涵盖深海探测作业通用装备、深海资源开发装备、深海安全保障装备、深海科学研究装备等在内的深海装备体系架构。
全球海洋经济规模达万亿美元,智能化、深水域、细分工成为深海水下技术趋势。欧美国家在深海观探测、深海施工、水下油气生产,以及深海矿产开发等领域技术领先。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以及日本和韩国分别在水下机器人、锚系潜标观测网、脐带缆、海底采矿等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竞争优势。
我国海洋经济首超10 万亿,深海进入、探测与开发领域成果丰硕。2024 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10.54 万亿元,首次超越10 万亿,同比增长5.9%。其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表现优异,分别实现14.9%、14.7%、9.2%、9.1%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在深海进入、探测与开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深潜方面,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已完成21次万米级下潜,累计搭载27 名科研人员探索马里亚纳海沟,采集了大量深渊水体、沉积物和生物样本,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与“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深钻方面,1998 年我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2024 年11 月,由中国船舶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南沙正式建成入列。
此前,国外仅有两艘大洋钻探船在运营,包括美国的“决心”号和日本的“地球”号。据红网报道,3 月7 日,湖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答记者问时表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牛Ⅲ号已完成全部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样机加工制造,即将开始组装调试,计划明年择机开展海试。
深网方面,2013 年,三亚海洋观测示范网络投入运营;2024 年10 月,由同济大学统筹协调建设的海底科学观测网,正式启动东海海底观测子网缆系主干系统工程的建设,标志着这一国之重器迈入建设冲刺阶段。
我国深海科技产业链仍需完善。据《科技日报》报道,中船集团七〇二所研究员、“蛟龙”号、“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胡震委员表示,“我国深海科技装备的接连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海洋科技实力显著提升,更成为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新兴海洋产业崛起、未来海洋产业培育的关键力量。”“但是我国深海装备技术还存在体系化不够、全链条设计不足等短板。”? 投资建议:海洋强国加速建设,建议关注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化及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带来的投资机遇。建议关注:1)船舶建造: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2)光纤环:长盈通;3)特种材料:西部超导、宝色股份;4)通信:
盛邦安全、邦彦技术;5)海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东方电缆;6)海底数据中心:海兰信;7)海洋防务:中国海防、中船防务;8)资源开采:中海油服、神开股份;9)海洋大数据:中科星图;10)装备:海默科技、大连重工;11)组件:赛福天、巨力索具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技术封锁;技术迭代风险等。

食品饮料行业跟踪周报:白酒加速探底 大众品梯次复苏 民爆行业系列深度①:从政策端看民爆行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