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油价风险逐步释放 关税对化工影响或有限
特朗普关税政策加深美国衰退风险,叠加OPEC+增产致使供给宽松,油价短中期维度仍有下行风险,但考虑到反制国家谈判余地,以及OPEC 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的支撑,未来一段时间油价或有反复。据IMF数据,主要产油国2025 年财政盈亏平衡油价中,沙特需要91 美元/桶,伊拉克需92 美元/桶,油价暴跌至成本线以下,预计OPEC+后续仍将出台管控措施,当前大幅增产或为掌握主动权的短期权衡。从石化产品角度,油价下行风险虽进一步增加,但油价下跌带来的库存损失为一次性影响,长期来看对石化产品成本起到一定积极影响。
化工直接出口少,间接通过转口+原料出口加工后销往美国一定程度上缓解关税对化工影响。直接影响方面,化工品通常为初级原料,从海关出口的部分数据来看,中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化工品占化工出口比例较低,整体而言受本轮关税直接影响较小。间接影响方面,2018年特朗普前一任期加征关税后,中国出口总金额保持增长态势,但国内向美国出口占出口总额比例呈现持续下降之态势,但对于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出口占比则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其中存在转口+原料出口至越南、墨西哥等国加工成成品后销往美国的现象,通过终端产品转口,或终端产品上游原料(为化工下游)的出口,缓解关税对国内出口的影响(以化纤为例)。我们认为本次加征关税后,依然会存在转口+原料出口增加的现象,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关税对化工的影响。同时东南亚国家(越南为例)、美洲国家(墨西哥为例)对美出口增加,美国从两国进口占比明显提升,部分佐证转口+原料加工逻辑。
此外,我们对美进口依存度较大的产品进行了梳理:如乙二醇(2024年总进口量655 万吨,美国进口量82 万吨,占进口比例约12.5%)、聚乳酸(2024 年总进口量4.9 万吨,美国进口量2.3 万吨,占进口比例约47%)、氨基酸(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关税扰动或将影响国内大豆供给,进而影响豆粕供给,氨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蛋白的物质,有望替代部分豆粕需求)。成核剂(我国产量有望快速增长,进口替代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或经历短期博弈,提高产品价格。
【配置建议】
短期而言,考虑到海外衰退预期叠加中国反制之情绪,建议关注民爆、新疆煤化工(东华科技)等估值合适的偏内需板块。此轮关税政策实际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或小于直观的认知,建议关注长丝、轮胎等短期超跌板块的修复,如新凤鸣、桐昆股份、赛轮轮胎等。中长期而言,油价下行或将释放化工行业之最后风险,油价回归合理区间将有利于炼化中游企业利润回归,此后或将出现油价、内外需求共振之局面,建议关注底部利润尚丰厚的华鲁恒升、华峰化学、恒力石化等标的。国产替代方面,相关标的呈和科技、卫星化学、万凯新材、海正生材、梅花生物、星湖科技等。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变动风险;油价大幅变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