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报告公用事业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入市恰如那年火电 风电资产脱颖而出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入市恰如那年火电 风电资产脱颖而出

时间2025-03-29 11:42:38浏览4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入市恰如那年火电 风电资产脱颖而出

投资建议
新能源入市政策靴子落地,风电运营商有望率先迎来估值修复。港股性价比更高、海风增长潜力更大。建议关注:
龙源电力(H)、云南能投、福建/河北/江苏海风运营商。
投资逻辑
如何辩证看待新能源入市?
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但按照22年发改118号文,新能源全面入市原定在2030年,超前完成規划主因成本下降/装机超预期,周期节点与 15 年火电入市相符。回顾新能源价格机制的演变,与火电经历类似:(1)初期经历标杆电价时代,标杆价格(国补价格)行政调整;(2)开放入市,新老划断+设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这一措施本质是由新能源高比例固定成本所决定,考虑到不同批次机组的成本差异。这和参考煤价调整火电价格浮动上下限类似,提供市场纠偏的空间.19/21年火电入市机制调整结果均为涨电价,25年江苏海风入市价410.3元/MWh、亦高出燃煤基准价19.3元/MWh,表明入市电价并非一定下降、部分地区/电源类型存在“搭便车”机会;(3)欧盟新电池法&CBAM 机制&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倒逼下,绿电与绿证交易提供“价外”收益、绿电直连供电试点,与火电容量补偿类似将改变运营商收益结构。
入市有望厘清补贴。根据内蒙风电项目测算来看:国补占上网电价 45%,平均延迟发放 3 年,影响等同于市场电降 0.1 元/KWh(80%市场电),入市后补贴名单将直接影响带补贴项目报量报价、名单落地有望加快、并随之解决存量欠补。
风电为何胜出?
全面入市后电价对IRR 影响显著,风电出力曲线更胜一筹。根据内蒙风电项目测算来看:全面入市后若不含机制电量兜底,市场化交易部分析价20%对应补贴后综合电价下降0.052元/KWh,IRR下降2.5pct,相当于弃电率达15%;平价项目由于没有补贴作为缓冲,折价对IRR 的影响更大;风电与光伏相比,风电优势是出力的非同时性、出力高峰与光伏的错位竞争。光伏折价幅度更大,因而对IRR影响更突出。
重视所在节点电价更高的省内a资产。我们认为全面入市后将加大新能源公司收益分化,省内a公司脱颖而出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将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的差额纳入当地系统运行费用,即当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中取得的电价高于省内同电源类型均价,该溢价将由企业获得而不会被回收。
风电发展下一站,看好海风。
沿海省份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将持续上升;同时,电力央企也具备持续投资需求。地区可开发资源、地区开发意愿、不同类新能源项目收益分化等多因素共同推动下,海风脱颖而出。25年能源能源领域重点项目梳理可见:海风大省广东、福建项目装机容量合计占比 48%;夹企占各地海风重点项目容量近 82%。
海风CCER 收益可观。以近期首个签发的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 H6(4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运行情况测算,年发电12亿千瓦时核发约50万吨CCER,对应度电CCER收入约0.049元/KWh,该值与1H24江苏绿电直接交易产生的环境溢价接近(但变现难度大幅降低),远大于绿证价格(5 元/个对应度电不足 1 分)风险提示电力供需格局趋缓导致市场化电价向下波动、各地新能源入市细则对机制电量/机制电价的设置低于预期、化债落地不及预期风险等。

小商品城(600415):市场主业持续高增 创新业务释放利润弹性 深度*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周报:1-2月干散货船新船订单量降至近年低位 2月快递业务完成同比增长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