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对等关税”下的共识和分歧
观点#1:考虑关税豁免后,苹果手机售价或上升8%,对销量影响较小经过多轮关税政策变动,在考虑了4/12 美国白宫发布的豁免政策以后,美国对中国/印度进口的智能手机的关税分别为20%/0%。假设中/印分别供应美国市场70%/30%需求,这会为苹果带来84 美元/台关税负担,如果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或推高苹果手机北美地区售价8%,带来关税负担约56 亿美元,相当于苹果FY2024 利润的6%,远低于没有豁免情况下对利润43%的潜在影响。由于价格上涨幅度较小,我们认为苹果有望通过供应链降本等吸收大部分影响,对2025 年全年苹果销量(Visible Alpha 一致预期2.24 亿台,-3% yoy)影响较小。后续关注目前讨论中的半导体关税等影响。
分歧#1:模拟芯片是会在国产替代中受益,还是在去库存中受损?
我们认为市场对模拟板块存在显著意见分歧,部分投资人看好中国提高从美国进口关税(125%)推动模拟芯片(圣邦,思瑞浦)的国产替代,部分投资人担心模拟公司4Q/1Q 业绩中已经包含关税落地预期下客户提前拉货的影响,全年需求影响或仍不明朗。我们建议留意台积电(本周四)和中芯国际(5/9)业绩会上对模拟需求的指引。
分歧#2:20%关税差是否会推动苹果加速产业链迁移经过最近一周的关税政策调整后,美国从印度和中国进口智能手机时候,仍存在20%的税率差距,但同时目前苹果在印度的产能(~3000 万部/年)和印度+美国需求(~8000 万台/年)之间仍然存在约5000 万台左右缺口。投资人对20%关税差下是否会加速苹果产业链迁移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建议关注Keyence、Fanuc、大族激光等苹果产业链设备公司的业绩指引来把握苹果投资节奏。
共识#1:看好小米在内需刺激政策中受益
我们注意到,市场对小米关注度较高。2025 年主要看好,1)YU7 发布推动智能电动车销量加速发展,2)智能大家电业务再上一个台阶。此外,2024年小米美国收入占比小于1%,中国收入占比超过50%。我们看好小米汽车、手机、家电等各条产品线在国家的内需政策引导中受益。
共识#2:北方华创、中微等有望成长为中国的平台型半导体设备企业我们注意到,市场对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有望成长为中国的平台型半导体设备企业有较强共识。我们预计在国产化需求推动下,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长期保持在3000 亿元左右规模。中国企业在光刻机以外市场的市占率有望从目前的25%上升到50%以上。北方华创、中微等头部设备公司随着规模扩大,有望逐步成为平台型设备企业。
风险提示:AI 及技术落地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本研报中涉及到未上市公司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公开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本研究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或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