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势银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
全球绿色液体燃料产业正加速向低碳化、多元化方向转型,绿氨、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核心领域,已成为能源结构转型与工业脱碳的关键载体。2024年8月,我国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到绿色液体燃料是指以生物柴油、可持续航煤、生物燃料乙醇、可再生甲醇、可再生氨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
其中,绿氨、绿醇和SAF因可作为绿氢消纳途径受到政策和市场关注。2024 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联合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氢碳耦合制绿色甲醇”和“积极推动氢氮耦合制绿色合成氨”。
供给端,截至2024年底,全球绿氨和SAF项目数量分别达到422个和352 个,中国绿氨、绿色甲醇和5AF项目则分别为119个、165个和45个。从项目规模来着,中国绿氨、绿醇和SAF的潜在产能(含规划、在建和建成)分别为 2017.49方吨/年、5257方吨/年和800方吨/年。然而,国内多数项目均处于建设早期阶段,存在币场需求未打开、绿色溢价承担方待明确、长期支持政策不明朗等问题,产能释放速度不及预期。
需求端,绿氨、绿色甲醇及SAF的应用领域涉及化工、电力、交通(汽车、航运和航空)等诸多场景,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做出贡献。以绿氨为例,其国内市场中短期发展由工业和农业脱碳用氨需求带动,2030年后能源领域的用氢需求起量,并逐渐成为主流市场。
未来,随着碳定价机制完善、技术降本及政策加码,绿色液体燃料的发展有望在2030年后进入爆发期,为全球碳中和自标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