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出海加速、国产化助力、人形孕育新场景
出海市场蓝海初显,国产品牌大有可为。伴随着下游制造业产能海外扩张,国内工控品牌通过“借船出海”及“产品线出海”加快出海布局。从区域看,工控企业出海由近及远,由新兴到成熟市场逐步扩张。因地制宜是切入海外市场最佳方式,汇川拓展印度纺织市场深耕十余年,已具备万单级服务响应承接能力;伟创通过光伏扬水产品解决方案切入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国产化提升潜力由大及小分别为PLC、变频器、伺服。2024 年,我国中大型PLC、小型PLC、中低压变频器、中高压变频器、通用伺服市场,前五大外资品牌市占率分别为86.2%、57.1%、46.4%、41.5%、31.1%。PLC 作为控制层核心,技术壁垒高、工艺特性强,具备进口替代潜力及国产化必要性;国产变频器份额在流程工业领域仍有较大提升;伺服在高速、高精、高响应的高端应用场景具备突破空间。
人形机器人为工控打开新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中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的价值量较大,而构成关节模组及灵巧手的核心部件无框电机、空心杯/BLDC 电机、驱动器、位置传感器等,大部分工控企业具备相关技术及产品。据我们测算,Optimus 产量100 万台对应的驱控电机系统市场空间达332 亿元。国内工控厂商紧抓人形机器人黄金赛道,众多厂商积极布局。
重点公司:重点推荐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复苏在途,电动车业务进入利润释放期;重点推荐信捷电气,PLC 高壁垒铸就利润压舱石,公司积极提升解决方案能力和大客户战略;重点推荐伟创电气,出海成效显著,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建议关注雷赛智能、英威腾、禾川科技、固高科技、众辰科技等。
行业投资评级与投资策略:工控行业是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一环。制造业经历了两年多的调整期,进入2025 年已显现复苏态势;国产工控品牌在国内积极挖掘需求实现进口替代,同时加快布局海外市场迈出全球化步伐;此外,人形机器人为工控行业打开增量场景,或成为驱动工控行业未来十年成长的主要动力。综合以上,我们认为工控仍是成长属性为主,周期属性为辅的行业,给予工控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进口替代速度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度不及预期;国内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